摘要: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是文明的摇篮,家风是精神的纽带。中华民族自古以“修身齐家”为立世之本,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传承优良家风的典范,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百善孝为先”,家风家训承载着世代相传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是文明的摇篮,家风是精神的纽带。中华民族自古以“修身齐家”为立世之本,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传承优良家风的典范,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百善孝为先”,家风家训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与德行,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拾家风家训的深意尤为重要。即日起天水市妇联将开设【中华优良好家风好家训每日展播】专栏,旨在通过真实故事、经典训诫和当代实践,展现家风对个人成长、家庭和谐、社会文明的深远影响。每日一文,或品读古人家训,或聆听平凡家庭的感动瞬间,或探讨家风传承的现代意义。愿这些文字如涓涓细流,滋养心灵,唤醒我们对传统美德的敬畏与传承,为后世树立榜样。
(二)诗礼传家久,修身立世长——孔氏家风中的千年智慧
三千年前,一位智者以礼乐教化天下,更以“一饭三吐哺”的谦德垂范后世。他不仅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更是中华家风文化的源头活水。今天展播周公旦的家风故事,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治家智慧。
作为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不仅以思想影响中华文明,更以严谨的家风家训为后世树立典范。孔氏家族历经两千余年传承不衰,其“诗礼传家”的核心理念,至今仍为现代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
一、诗礼传家:庭训垂范的智慧
孔子教导儿子孔鲤的故事是孔氏家风的源头。据记载,孔子曾两次在庭院中叫住孔鲤,强调“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一“过庭诗礼”的典故,奠定了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家训传统,成为历代衍圣公教育子孙的核心准则。
二、衍圣公传承:严以律己的家族典范
自北宋起,孔氏嫡系后裔世袭“衍圣公”封号,历代皆以修身治家为要。府内聘请名师教授儒家经典,家族成员在经学、书法、音乐等领域成就斐然;孔府西学门内设“烧水锅”,每日烧水警示后人“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教导子孙明辨是非。
三、孔府遗风:戒贪崇廉的具象表达
孔府中的陈设处处体现家风深意,阁老凳、戒犭贪图,这些实物象征孔氏家族对清廉自律的坚守,将抽象道德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生活场景。
四、现代启示:修身齐家的永恒价值
孔子家风的核心是“修己以安人”,对当代家庭有三重启示,诗书礼乐涵养精神,家风教育需扎根传统文化;以敬畏之心约束行为,见善则趋、见恶则避;从“立身”到“立世”,培养社会责任与担当。
孔氏家风以诗礼为根、以德行为魂,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辉。
来源:天水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