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郑棉维持震荡态势,CF2505合约开盘13650元/吨,最高13700元/吨,盘终回到开盘点位,报收于13650元/吨。市场供需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下游旺季需求成色不足,纺企谨慎补库。整体看,市场供需暂无明显矛盾,棉价延续震荡态势。
郑棉期货
3月21日,郑棉维持震荡态势,CF2505合约开盘13650元/吨,最高13700元/吨,盘终回到开盘点位,报收于13650元/吨。市场供需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下游旺季需求成色不足,纺企谨慎补库。整体看,市场供需暂无明显矛盾,棉价延续震荡态势。
纽约期货
3月20日,5月合约66.08美分,跌27点,7月合约67.57美分,跌27点;成交量29175手,减少6304手;上周美棉出口签约和装运明显下降,叠加美元指数走强以及美股和农产品市场下跌,ICE棉花期货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从出口周报来看,上周棉价强势反弹抑制了美棉出口,需求仍处在最低价位附近,在签约量持续回升消耗美棉库存之前,基本面的压力将长期存在,除非新棉播种和天气带来新的刺激,否则棉价难以走出下跌通道。
棉价跟踪
3月21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75.03美分/磅,较20日跌0.28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057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937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4836元/吨,较20日涨16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4922元/吨,较20日涨12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5)754元/吨,较20日涨10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
随着美国在2、3月份先后两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导致美国品牌服装企业、零售商等采购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成本显著上涨。2025年1月中国服装单价同比已上涨4%,而其它供货商价格却略有下降,因此业内对2月份及以后美国进口中国纺服增幅下降、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预期比较强。
需要关注的是,欧盟虽未加征关税,但出台了一项强有力的《禁止强迫劳动法案》(2024年11月19日,欧盟正式通过了这项法案,但为企业提供三年的过渡期,直至2027年12月正式实施),对实行996工作制的企业构成了全产业链的挑战。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包括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或每周超过40小时的情况。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服装企业等生产厂家大多是“两班倒”, 不仅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而且每周更明显超过40小时。欧盟此项法案对于进入欧洲市场的纺服企业设定了更高的合规标准,会导致企业产品成本显著上升。企业必须确保没有任何环节涉及强迫劳动,包括直接和间接供应商的运营情况,否则很可能被欧盟排除在外。
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对其全球供应链提出了严格的“强迫劳动”合规标准,即使我国纺服企业不直接出口到欧盟,但如果跨国公司的产品最终流入欧盟市场,这些国内企业也可能面临审查风险。间接结果是我国纺服企业、国外贸易商通过东南亚、南亚、中亚等第三方实现对欧盟“转口贸易”的难度也在增大。
国际棉市
据部分国际棉商、大型棉花企业反馈,受3月上中旬美国2024/25年度皮马棉净签约保持旺盛、ICE棉花期货震荡反弹及2025年美国皮马棉种植面积或将较大幅度下滑、中国对进口美棉加征15%关税等因素影响,近一周多来中国各主港美皮马棉保税、船货报价呈现略有上调趋势,而国内规模以上纺企、贸易商对2023/24、2024/25年度皮马棉采购仍以刚需、随用随买为主,皮马棉内外盘报价波动对实际需求的影响不大。
某美国棉企表示,考虑到2024/25年度美国/全球长绒棉产量预期同比增幅明显,供需格局维持宽松趋势,再加上自2025年以来美国政府已合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0%关税及特朗普总统计划于4月2日实施新的对等关税等举措,对长绒棉消费的破坏加大,因此预计皮马棉短期企稳、反弹的难度仍比较大。从USDA出口报告来看,印度、秘鲁、中国、越南、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是2024/25年度美皮马棉的主要出口市场。
从少数棉企报价来看,3月20-21日,中国主港3/4月船期美国皮马棉31-3 35/36/37(强力29/30GPT)净重一口价190.6-200.6美分/磅(2024/25年度皮棉);3/4月船期美国皮马棉31-3/31-4 33/34(强力28/29GPT))净重一口价179.6-184.6美分/磅,与上月同期相比略有上调,但缺乏询价/出货量支撑;而目前港口保税2021/22年度、2022/23年度埃及吉扎棉资源寥寥,挂单/报价稀少。
来源: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