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升41.5%!揭秘新型eDNA采样模型 | 海洋与湿地·前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1 21:03 4

摘要:环境DNA(eDNA)采样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调查水生物种分布的方法。人们通常从测量得到的物种特异性eDNA浓度来估算物种密度,但eDNA的浓度容易在稀释、运输和降解过程发生变化,降低最终结果的可信度,这一问题也叫“eDNA反问题”(eDNA inverse pr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文 | 王纯瑶(北京外国语大学)


本文约2300字,阅读约5分钟


环境DNA(eDNA)采样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调查水生物种分布的方法。人们通常从测量得到的物种特异性eDNA浓度来估算物种密度,但eDNA的浓度容易在稀释、运输和降解过程发生变化,降低最终结果的可信度,这一问题也叫“eDNA反问题”(eDNA inverse problem)。而传统的eDNA采集和物种分布模型(SDMs)往往会忽略这一问题。

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的两位教授,Timothy D. Lambert和Stephen P. Ellner在Ecography上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物种分布模型与环境DNA:优化环境DNA采样以评估溪流网络中的物种-环境关系》(SDM meets eDNA: optimal sampling of environmental DNA to estimate species–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in stream networks)。为了解决eDNA反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将物种分布模型(SDMs)与水文追踪模型(tracer model)相结合的建模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几种基本的物种分布类型和60个模拟溪流网络,旨在探索eDNA样本的最佳采集位置,和动态水文空间对eDNA的影响。下面小编将为读者们带来研究介绍。

摄:绿会专家杜晖贤(Freddrick Dubee)教授



新型eDNA采样模型的构建及优势

过去,科研人员在构建物种分布模型时,常常使用计数和捕获调查。这些方式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效率很低,而且得到的结果精度也不理想。在水生栖息地的研究中,eDNA采样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的转机,它比传统方法更快速,成本也更低。推进eDNA采样技术变革将为生态系统保护研究带来无限裨益。


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在这篇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eDNA模型。新型eDNA模型同时包含了物种分布模型与水文追踪模型,并按照以下逻辑建立:一是认为物种密度与环境因子,像水温、流速、栖息地类型等,存在线性或多项式的关系;二是在此基础上,依据河流网络的水动力学(hydrodynamics of river networks)特性,比如流速、流量、DNA 衰减速等,来计算不同采样点的eDNA浓度会如何受到环境的影响。和传统的eDNA采样方法相比,新型eDNA模型有三大显著进步。

第一, 精确考量eDNA动态变化。传统的eDNA采样常常忽视空间效应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在实际的水生环境中,水流会把上游生物的DNA带到下游,这样将导致研究人员很容易错误地判断物种的分布情况。而且,过去研究人员选择采样点时比较盲目随机,可能会多次在信息量少的区域采样,造成资源浪费。

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新模型专门纳入水文追踪模型这一结构,以此详细描述eDNA在水中的动态变化过程。作者通过优化eDITH(整合eDNA传输与水文学,eDNA Integrating Transport and Hydrology)模型,充分考虑了不同水流条件,如流速、流量变化时eDNA的传播和衰减情况,精确地算出了eDNA从产生源头到采样点的浓度变化。如此一来,新型eDNA模型将得以纠正传统方法中的误差,让基于eDNA浓度估算物种密度的结果更加准确。


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第二,纳入eDNA空间相关性。

传统的eDNA采样模型通常假定不同采样点的误差是相互独立的,但现实并非如此。实际上,相邻的采样点很可能因为共享相同的上游来源,导致误差高度相关。例如,两处下游的采样点可能都受到同一处上游污染的影响。新模型把河流网络看作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通过设计分层误差结构,对河流不同区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第三,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构建了D-最优采样设计(D-optimal sampling design)模型,利用这个模型能够精准筛选出最适宜的采样区域。以往在进行eDNA采样时,采样点的选择往往缺乏科学的估算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今,借助D-最优采样设计,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精确计算确定最佳采样位置。


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D-最优采样设计综合考虑了多种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水文追踪模型,它能反映eDNA在水中的动态变化;河段的协变量值(reach covariate values),即分析诸如水流速度、河道宽度等与溪流河段相关的信息,对分析物种与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还有测量误差方差,它能帮助评估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全面考量这些因素,D-最优采样设计为eDNA采样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指导。


在影响eDNA采样和分析的众多因素里,想要得到足够精确的水文追踪模型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研究人员通过借助eDITH模型,整合eDNA稀释、运输和损失过程的各项单独数据,来计算水文追踪模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发现稀释和运输过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把握。因为流量和流速这两个常见的水文变量,不仅在实际研究中经常被测量,而且它们能很好地预测稀释和运输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变量在溪流网络中的变化遵循一定规律,具有可预测性,为准确计算水文追踪模型提供了便利。


实验模拟发现,最优样本常位于溪流上游或下游末端附近,此处eDNA浓度高且来源相对单一,样本还能覆盖协变量全范围。优化后的采样设计比传统基准设计效率平均

提高了41.5%,减少了样本数量的同时提高了估计精度,克服了传统采样位置选择的盲目性。

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新型eDNA采样模型的价值

整体研究结论表明,在利用eDNA浓度数据来推断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校正eDNA的稀释、运输和衰减过程显得极为关键。因为这些过程会显著改变eDNA的浓度,若不加以校正,研究者将难以准确判断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真实联系。

此外,eDNA采集在特定的溪流网络环境中更能发挥优势。例如,河段数量多、地理覆盖范围大的溪流网络,水流速度较为缓慢的区域,或是eDNA损失率较高的地方,都是比较理想的采集场所。

新型eDNA采样模型的这些创新,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意义重大。它能让人类更精准地掌握水生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及时发现物种生存状况的改变,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充分运用新型eDNA采样技术,我们将能更好地评估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制定出更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守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上图展示了在60个模拟网络中,物种的eDNA产生率随溪流大小、地理梯度或随机栖息地变化而变化。图源:Lambert, Timothy D. and Stephen P. Ellner. “SDM meets eDNA: optimal sampling of environmental DNA to estimate species---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in stream networks”Ecography (2025). CCBY-3.0

【参考资料】

Lambert, Timothy D. and Stephen P. Ellner. “SDM meets eDNA: optimal sampling of environmental DNA to estimate species---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in stream networks”Ecography (2025).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编译 | 王纯瑶(北京外国语大学)

审核 | Richard

排版 | Samantha


关于作者

王纯瑶,目前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大三,辅修法语,积极关注海洋生态保护以及海洋法动态前沿发展,并希望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志愿者。

王纯瑶(编译). 效率提升41.5%!揭秘新型eDNA采样模型. 海洋与湿地. 2025-03-21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你知道吗?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2025年6月9日至13日在法国尼斯举行,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速行动,动员各方力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旨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会议将汇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渔业、海洋污染治理、蓝色经济等关键议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将组建代表团派代表团赴法国参会。©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

美国eDNA战略: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革命性技术,如何全面改变自然资源管理?

海洋与湿地
全球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