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成效显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1 15:51 4

摘要:近年来,惠阳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提案办理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基层中医阁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精准发力,全面助推惠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廉价、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惠阳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提案办理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基层中医阁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精准发力,全面助推惠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廉价、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2024年3月,徐显林、林东华、廖雄飞等多位区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推动中医适宜技术扎根惠民 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建议》提案。该提案直面惠阳区中医药发展的现实困境,如人才队伍薄弱、基层医院中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普及与质量提升。

提案迅速得到区政协的高度重视,60万元政协提案办理专项资金随即到位。在区卫健局的牵头下,《惠阳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并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提案内容落地见效。

区政协委员、区中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肛肠科负责人林东华表示:“在基层调研时,我们发现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普及面临诸多挑战,如人才短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政协提案和专项资金的支持,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扎根基层,让更多群众受益。”

在政协提案的推动下,惠阳区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惠阳区开展系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24年,三个教学点共开展培训(讲座)约40次,培训2163人次,为基层培养了大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授课现场,省、市知名中医药专家汇聚一堂,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传授给学员。在演示艾灸疗法时,专家手持艾条,一边熟练操作一边耐心讲解:“艾灸关元穴,能够培补元气,增强身体免疫力,尤其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随后,手把手指导学员如何精准把握艾灸的距离、时长。

林东华认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能有效治疗常见多发病,且副作用小,易于被群众接受。区政协与区卫健局的政策支持,结合‘百千万工程’,我们希望通过重点调研课题和提案办理专项资金支持,将国家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惠民利民政策更好地落实到基层,推动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在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惠阳区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让中医药文化在辖区落地生根。打造“一廊一园”沉浸式文化教育阵地,新圩花果村中医药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医药起源、发展历程、历代名医故事和经典理论;平潭凌屋排村中草药科普园种植了各类常见中草药,并设有二维码介绍牌,居民扫码即可了解草药详细信息。这“一廊一园”已经成为居民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的热门场所,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医药健康养生的理念融入百姓生活。

依托中医人才专家库,惠阳区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中医宣讲团”,团队成员均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具有扎实中医药知识和丰富临床技能的医生,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六进”活动,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不同群体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2024年,累计组织中医义诊68场次,开展“六进”活动67场次。

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同时,惠阳区还大力推进中医阁建设,让中医药服务真正走进基层群众的生活。走进平潭镇凌屋排村卫生站的中医阁,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古雅的木质装饰与墙上展示的中医知识相得益彰,为村民营造出传统而温馨的就医环境。

村民张大爷患有多年老寒腿,四处求医效果不佳,在家门口中医阁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他感慨道:“中医治疗方法对各种疼痛和不适疗效显著,尤其适合老年人,不仅治疗便捷,还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是方便多了!”

平潭镇凌屋排卫生站的负责人刘胜聪表示:“中医阁建成后,针灸、刺血、拔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推广,为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医疗便利,中医在乡村得到了广泛认可,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我们也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中医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为了提升中医阁的服务质量,区卫健局定期组织村医参加中医知识培训,邀请中医专家到村卫生站坐诊、带教,让村医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最前沿的中医诊疗技术。

据了解,2024年,新增中医阁2家,目前全区累计建成村卫生站中医阁16家,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在政协提案和专项资金的推动下,惠阳区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惠阳区中医医院院长刘军城表示:“近年来,在政协提案办理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下,以‘小切口’释放‘大成效’,辖区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创新发展。”接下来,惠阳区将从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人才培养、弘扬中医药文化等方面继续提升。

在推动中医药服务基层化的过程中,惠阳区还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刘军城院长介绍,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中医药资源的优化配置意义重大。关于这方面,我们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设想。未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推动诊疗数据共享。以当前全市推广“数字中医”建设为契机,搭建统一的中医药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中医诊疗数据互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构建“智慧药房”。通过建立联合中药采购调配中心,凭借医联体规模优势,保障中药优质优价,并灵活调配库存,解决基层中药供应难题。三是整合特色诊疗设备。依据各机构需求与使用频次,合理安排中医设备共享,避免重复购置与资源闲置,确保设备在基层有效应用。

在擘画中医药发展创新的蓝图过程中,惠阳区政协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惠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力推手,区政协通过持续关注和专项资金支持,为惠阳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区政协持续关注惠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连续几年将“以中医药为主的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推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改革探索 着力提高我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等列为区政协年度重点调研协商课题。在几年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惠阳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整体条件较为成熟,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同时,充分发挥政协提案办理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近年来安排资金扶持镇种植中药材脱贫攻坚及支持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加强中医治未病科、妇幼特色专科及名医工作室建设,助力提升惠阳区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并提出探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专科联盟试点,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下基层造福百姓,助推惠阳区创建全国中医药示范基地。

惠阳区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下来,将持续深化各项举措,全方位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向着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康复加速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