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任务:在家乡当地实践,通过向果农和农业技术人员学习,每个学习小组种植一棵黄桃树,并悉心照料。
本文以山东省沂蒙山区的果蔬罐头产业为乡土资源,设计了任务驱动型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案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发展,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激发乡土意识和爱国情怀。
1 教学内容分析及设计思路
3.2.1 黄桃树的种植与养护
项目驱动问题:
①沂蒙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分布是怎样的?家乡的黄桃树一般种植在什么地方?
②黄桃树对环境的要求是怎样的?
③黄桃树苗哪里来?怎样播种?
④黄桃树平时的养护方法有哪些?
项目任务:在家乡当地实践,通过向果农和农业技术人员学习,每个学习小组种植一棵黄桃树,并悉心照料。
项目产品:以小组为单位拍摄vlog—“我们的黄桃树”。
设计意图:学生在此过程中分析沂蒙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培养人地协调观的素养;参观沂蒙山区桃树种植园区,能够了解黄桃树的生长环境需求。通过观察果农的日常工作并向其请教,掌握并实践黄桃树的播种、移栽、施肥、灌溉、病虫防治和环割树皮等技术,培养生命观念和探究实践的素养;通过参观桃树苗培育企业,体会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3.2.2 花期与授粉
项目驱动问题:
①怎样辨别芽的类型?
②桃花的开放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③桃花的结构是怎样的?
④怎样进行人工授粉?
项目任务:解剖花芽和完整开放的桃花,并绘制花芽和桃花结构图。向果农学习人工授粉的方法,每人为10棵桃树完成人工授粉。
项目产品:在果农的协助下记录桃花开放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桃树开花”日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解剖与观察比较芽结构,学会辨别芽的类型;通过记录花芽的生长过程与日照时长的关系,总结在短期内季节天气对桃树的影响,体会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桃树对当地气候的适应,形成进化与适应观;解剖桃花结构和实践人工授粉,体会花期对植物生长的意义,从而培养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3.2.3 黄桃的采摘与运输
项目驱动问题:
①黄桃采摘的标志是什么?
②黄桃怎样采摘和运输才能保持新鲜?
③你对现在的黄桃运输下山方式满意吗?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项目任务:帮助果农采摘黄桃并协助运输下山,基于现有的黄桃保鲜方法和运输下山方式提出建议。
项目产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黄桃新鲜下山”提议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采摘黄桃的过程中了解黄桃成熟的标志、最佳采摘时间及正确的采摘方法,培养生命观念;恰当地使用地理工具分析当地地形,提出当前的黄桃运输下山方式和运输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出黄桃运输下山方式和运输保鲜的改善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2.4 罐头的生产
项目驱动问题:
①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什么?
②生产罐头的卫生和安全要求是什么?
③生产罐头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绿色安全、营养均衡的水果罐头。
项目产品:开展班级“我们的罐头”品鉴会。
设计意图:学生参观罐头食品厂后,了解了生产罐头的基本步骤、卫生和安全要求以及绿色食品的标准。通过亲手制作一瓶水果罐头并相互品鉴,体验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素养。
3.2.5 包装与设计
项目驱动问题:
①家乡的罐头有哪些品牌?
②家乡的罐头都销往哪些地区了?
③这些罐头应该如何包装才能更受消费者欢迎?
项目任务:选择一类消费群体,设计相关罐头产品的包装图案和标语。
项目产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的“我们的罐头产品”包装设计报告会。
设计意图:在包装材料选择过程,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资料,为罐头瓶选择一款耐热性强、无毒无害、易加工和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再利用所学的立体图形与几何、函数、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数学知识,将材料的使用成本降到最低。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美。
学生通过生活纪实与分享讨论了解家乡的品牌,总结黄桃从种植、生长、收获到加工成罐头,再到打造出品牌销往各个国家和地区,体会农业经济的艰辛与不易,培养态度责任。学生根据不同销售地区和消费群体设计包装,体验不同文化的表达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3.3 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核心素养。
表现性评价内容全面、综合;评价标准开放,可以多主体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与教学活动相融。PTA量表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工具,它通过明确的评价指标和量化的评价方法,帮助教师和评估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PTA量表法能使表现性评价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项目式教学的表现性评价工具选择PTA量表,由师生共同制作而成。根据项目子主题分为5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表现任务评价的自评和组内互评、项目产品的组间互评。各表现任务评价标准和项目产品的组间互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有相应的分数,学生最终个人得分为所有的自评分数、组内互评分数和组间互评分数之和,具体内容见表2。
4 教学反思
本教学以新课标中的重要概念“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的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为主线,以家乡的乡土资源为依托,构建了任务驱动型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不仅要用到生物学知识,还需要用到地理、物理、数学和美术等相关内容,培养了跨学科素养。此外,本教学还让学生关注到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和农业技术等相关内容,关注农业安全,认识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责任感。
加群
来源:晓峰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