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苹果公司因推迟发布其核心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而陷入一场集体诉讼风波。用户指控苹果在推广iOS 18和iPhone 16系列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通过夸大AI性能诱导消费者购买设备,但实际功能却未如期上线。这起诉讼不仅引发法
3月21日,苹果公司因推迟发布其核心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而陷入一场集体诉讼风波。用户指控苹果在推广iOS 18和iPhone 16系列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通过夸大AI性能诱导消费者购买设备,但实际功能却未如期上线。这起诉讼不仅引发法律争议,更对苹果的品牌信誉和消费者信任造成冲击。
事件背景:从“革命性AI”到“功能跳票”
自2024年夏季起,苹果通过电视、网络广告及社交媒体高调宣传“革命性AI能力”的升级版Siri,强调iPhone 16系列将搭载“Apple Intelligence”功能,能够实现更智能的对话交互、跨应用操控和个性化服务。广告中展示的Siri功能迅速点燃市场热情,推动用户抢购新机。
然而,苹果在2025年初确认,核心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将推迟至2025年甚至2026年发布,理由是“开发时间远超预期”,需解决隐私保护和技术矛盾等问题。尽管苹果随后撤下部分争议广告,但其他宣传材料仍持续传播,导致消费者对新功能的可用性产生误解。
诉讼核心:虚假宣传与消费者权益受损
此次集体诉讼由加州圣何塞联邦法院受理,原告指控苹果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具体包括:误导性广告、诱导消费以及未充分纠错。代理此案的Clarkson律所指出,消费者证词显示,苹果宣称的“先进AI能力”与实际体验存在巨大落差,用户反馈Siri的响应速度和功能实用性远未达到广告描述。
苹果的困境:技术延期与内部动荡
苹果官方承认,Siri的升级面临技术挑战,需整合生成式AI并确保隐私合规,但未透露具体解决时间表。内部消息称,公司已调整AI业务负责人,由Vision Pro负责人迈克·洛克威尔接管Siri团队。此外,苹果的AI战略也因区域限制引发争议,部分AI功能仅限非中国大陆地区开放,加剧了国内用户的不满。
行业反思:宣传承诺与产品落地的平衡
此次事件暴露了科技行业在创新宣传中的普遍问题。市场分析师指出,企业需在技术可行性与市场宣传间找到平衡点,过度承诺而无法兑现将严重损害品牌信誉。
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延期门”是一场对其技术实力与商业诚信的考验。消费者和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苹果如何修复信任裂痕并兑现技术承诺。
来源:纵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