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千禾0”酱油被检测出含有重金属镉而引发公众关注。然而,把注册商标“千禾0”与“零添加”产品宣传并行使用,导致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则把千禾公司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在购买食品时人们非常注重选择“配料表干净”的商品,“千禾0”的宣传
近日,“千禾0”酱油被检测出含有重金属镉而引发公众关注。然而,把注册商标“千禾0”与“零添加”产品宣传并行使用,导致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则把千禾公司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在购买食品时人们非常注重选择“配料表干净”的商品,“千禾0”的宣传语精准捕捉到这种消费心理,其产品迅速赢得市场信任。然而消费者最终发现,“千禾0”仅是商标名称,与产品配料表并无实质关联,这种文字游戏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将在信任危机中反噬企业信誉。
现实中,像千禾公司这样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的企业并非个例。某品牌酸奶的包装在“生牛乳、乳酸菌”旁边印有“其他没了”,看似是零添加的暗示,其实“其他没了”是商标;某品牌山楂饮品外包装上的“水、山楂、冰糖,其他没有了TM”字样,同样利用消费者对TM商标标识含义的不熟悉,误导消费者认为产品无其他添加。这些企业千方百计地设置文字陷阱,主观上故意误导消费者,其行为比单纯使用“科技狠活”更为恶劣,因为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犯,也是对消费者智商的公然挑战。
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这种故意误导消费者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短期内企业可能通过欺骗手段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可一旦消费者识破这种把戏,必然会对企业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在信息传播指数级扩散的互联网时代,信任堤坝的溃决往往只在一夕之间,企业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很可能瞬间崩塌,品牌和产品大概率要被消费者拉黑。
提振消费需要一个透明、诚信的消费环境。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断遭受此类误导,消费热情必然受到抑制,这对于整个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非常不利。相关职能部门不能总是让消费者“擦亮眼睛”,应重新审视这类商标的合理性与诚信度,加强对商标申请和商品宣传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这种故意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让市场回归公平、有序,重拾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
“千禾0”事件是一次警钟,它警示企业 :聪明才智用于制造认知迷雾,最终蒙蔽的将是自身发展前路。企业误导消费者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唯有以真诚代替算计,让产品回归品质本位,才能赢得真正的市场忠诚度。毕竟,良好的消费生态永远建立在透明与信任的基石之上。
来源:掌中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