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1688官宣的细节,从3月下旬开始,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执行时间最晚不会超过3月25日。此前,当买家到货后发现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发起“仅退款”申请后,平台会主动介入,无需商家同意即可退款,现在这个费用可能要平台来承担。
周二的文章说过,上周我赶赴杭州参加阿里巴巴旗下1688的“好生意大会”。
这个活动信息量很大,讲了很多很多干货,咱们也发了《1688的AI,很务实》一文。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这几天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引发业界最大关注的还不是1688的AI相关动作,而是--全面取消“仅退款”。
尽管这个重磅宣布,仅仅占据了整场大会极小篇幅。
按照1688官宣的细节,从3月下旬开始,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执行时间最晚不会超过3月25日。此前,当买家到货后发现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发起“仅退款”申请后,平台会主动介入,无需商家同意即可退款,现在这个费用可能要平台来承担。
观察人士认为,这一看似"反潮流"的举措,实则折射出平台经济深层逻辑的嬗变。作为源头厂货批发平台,1688的商家多为中小微制造企业,长期承担"仅退款"成本无疑挤压了生产端的利润空间。平台此番将退款责任从商家转移至自身,既是对商家权益的实质性保护,也是对"消费者绝对优先"商业逻辑的再平衡。
那么,1688的决策是否预示着电商平台正在重塑角色定位?消费者、商家、平台三者的权责关系又将如何重构?这场看似服务条款的调整,或许正在撬动整个电商生态的底层规则。当行业普遍将"仅退款"视为竞争标配时,1688的选择究竟是基于商业理性的清醒判断,还是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必然代价?这场规则变革的涟漪,又将如何震荡整个电商江湖?
就此,针对这些热点话题,2025年3月20日我做客《北京新闻广播·新闻天天谈》,分享了一些观点和看法,现在分享给大家。
以下是节目干货总结,今天分享给大家(有补充)。
---这里是分割线---
1、主持人: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仅退款”的历史。大概是2023年下半年,国内几大主流电商平台,全面加入“仅退款”阵营。当初,为何会推出“仅退款”服务,进而成为电商标配?
丁道师:2021年,拼多多推出“仅退款”模式,最先应用于生鲜品类。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买了一筐香蕉,如果退回去可能坏掉了,商家还得额外付出精力处理坏香蕉,与其这样还不如仅仅退款,减少损失。
但仅退款后来由生鲜拓展到了其他品类,并且被全行业学习跟进。发展到2023年12月底的时候,包括拼多多、淘宝、京东、抖音在内的四大电商平台,都推出了仅退款政策。由此,仅退款成为了电商经营标配动作。
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剧,而我们的生产能力却愈发旺盛,行业总体呈现“供给过剩,内需不足”的局面。这种情况下,电商内心的天平出现了倾斜,消费者已经比商家重要了。利好消费者,不利于商家的仅退款就有了生存空间。
这个时候,电商必然加剧内卷,哪怕让自己和商家吃些亏,也要争夺消费者。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几年电商所出台的一系列规定,以及在售后纠纷处理中的各种规则,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仅退款只是其中的代表政策。除此之外,还有七天无理由退货、试吃不满意也可退款、先行垫付、假一赔三等等,这些政策都是向着消费者的。
2、主持人:那么,为何阿里旗下的1688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全面取消“仅退款”?
丁道师:首先,阿里巴巴旗下的1688还不是打响反内卷的第一枪,最多可以说第二枪或者第三枪。
最近一段时间,主流的几大电商平台都开始反思仅退款的危害,都开始陆陆续续取消不合理的仅退款。当然,1688的动作更大一些。其他平台是取消不合理的仅退款,1688这一次来势汹汹,大有全面取消之势。
为什么1688以及各大电商要开始取消仅退款?
简单来说,商家真的太难了,我们的这个时代,这些个平台,再也不能折腾商家恶。
几个月前,我先后走访了陕西的奶业牧区、宁夏的葡萄酒产业带、新疆的加工番茄产区、台州等地的小商品产业带,接触了大量品牌和链条上的相关从业者。
综合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两年,广大商家更难了!
这种“难”和以前还不一样,以前的难是竞争激烈,获取订单艰难。现在的难是即便获取订单了,也意味着“订单即亏损”。这两年行业内卷之风盛行,各种“仅退款”、“薅羊毛”、“亏钱卖”现象层出不穷,商家苦不堪言,亟需寻找能稳定带来利润的确定性增长。
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还折腾商家,就是涸泽而渔的愚蠢做法。
3、主持人:小商家碰到太多薅羊毛的“仅退款”实在是伤不起,一些商家说苦“仅退款”久矣。1688平台是阿里系的,行业会猜测,取消“仅退款”会蔓延开来吗?会带来哪些影响?
丁道师:一定会蔓延开的,其他家也会向1688学习。因为,“仅退款”正在被一些不良用户或团伙利用,通过虚假购买、恶意退款等手段获取不当利益。这么下去,看起来可以良币驱除劣币,但实际上就陷入互害的恶性循环了。本已就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经营更难了。
现在各大电商平台陆陆续续取消仅退款,行业回归了理性经营的阶段,探索找到商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平衡点。这个行业,只有各方都能生存的健康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4、主持人:您曾经建议可以引入AI大模型参与判断,如今大模型迅猛迭代,不可同日而语,有更加精准的判断,为何反而要取消“仅退款”了?或者说,其实AI技术在赋能平台,让“仅退款”减少误判,更加趋近于真实合理?
丁道师:这个建议,是当时一位朋友和我提及的,当时deepseek还没有出来,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因为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它在很多领域的判断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类。
AI大模型的核心能力在于其可以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学习,自动提取与“仅退款”政策相关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包括消费者的购买历史、退款频率、退款原因、商家的信誉度、商品的质量评价等。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AI大模型可以建立起一个复杂的决策模型,用于判断某一笔交易是否符合“仅退款”政策。
与人类的判断相比,AI大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处理大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性。人类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容易受到主观情绪、疲劳等因素的影响,而AI大模型则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始终保持稳定、高效的判断。此外,AI大模型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优化,提高其判断的准确性,逐渐适应各种复杂的交易场景。
5、主持人:细看这则新闻,“仅退款”可以说没有取消,而是“谁来买单”变了,未来平台的“仅退款”政策可能会如何发展?包括其它政策,未来是否会更加注重平衡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
丁道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平台怎么回答。
1688方面,1688将取消平台对“收到货后商品品质问题仅退款”的主动介入处理。由平台买家信用体系进行判定,符合要求的将由平台出资补贴给买家,商家无需承担相关费用,补贴完成后,商品无需退回。其他的退款申请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拼多多方面,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由拼多多CEO赵佳臻担任委员会主任,从多个层面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包括仅退款。
抖音方面,宣布优化“仅退款”售后政策,并加大对恶意索赔打假人的管控,回应商家利益诉求。抖音电商将主动介入,关注其合理性,会从严处理,维护商家合法权益。
政策层面,针对仅退款也早有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全面梳理了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自动跟价、仅退款、破价等,明确了经营者和平台的法律责任。
来源:丁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