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喇叭口、瓜棱腹、壶口沿外翻、粗颈短流(“流”是瓷器中的壶嘴部分,流水的意思),背部装有一执手。这个看似质朴的执壶上,写着一首四句五言诗。读出声来,就好似看到了明媚的春天。
春天在哪里?
春色是什么颜色?
一个壶、一只碗、一樽瓶、一盏杯……
与这些文物相遇的第一眼
便知道它们盛满了春天
🌸🌱☀️🌿🌼🐦
春的意蕴
藏在这些文物里
唐·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湖南博物院藏
喇叭口、瓜棱腹、壶口沿外翻、粗颈短流(“流”是瓷器中的壶嘴部分,流水的意思),背部装有一执手。这个看似质朴的执壶上,写着一首四句五言诗。读出声来,就好似看到了明媚的春天。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数一数
这首诗里一共有几个“春”?
八个“春”字顺次描绘出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朗朗上口,诗趣盎然。情景交融的春天气息从诗中散发,读罢此诗,春风扑面而来。🍃
执壶一般用于斟酒,壶上诗中的“春人饮春酒”正与壶的用途呼应。好诗就酒,越喝越有😄。把酒倒满敬春天,生活化的器物加上诗文的点缀,显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清·粉彩杏林春燕纹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提起春天,你第一个想到的颜色是什么?🤔粉彩杏林春燕纹瓶给出一份春天色彩搭配的“完美答案”。
杏枝正在褪去冬天的枯色,新鲜的生命力爬上枝头🌿。刚刚抽枝的竹子还称不上青翠,萌发的新绿在白瓷的底色衬托下分外娇嫩。
🌺杏花则几簇几簇挂在枝头,正在盛放的演绎出浓烈的玫粉,含苞待放的则诠释清雅的淡粉。
这时,两只燕子飞来🐦︎,轻巧落在树枝上。刹那间,春景“活”了起来🥰。
粉彩艺术风格粉润秀雅,以柔和细腻见长,将花叶蓓蕾、翎毛花卉逼真地重现在了白瓷之上,让我们得以在粉彩杏林春燕纹瓶上一览春色。
清·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耕织图碗
上海博物馆藏
五彩是在已经烧成的白瓷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再在彩炉中以低温二次烧成。康熙五彩登峰造极,红绿相间,色尽其致。
这件五彩耕织图碗上,共画了三头牛🐂。第一头尤为醒目。一位农夫骑在牛背上,身后的房屋错落有致,阡陌间是爬满青苔的岩石,虽是农忙时,却也悠然自得。
在不远处,第二头牛也跃然“碗”上。画中农夫正驱使水牛“耖(chào)田”。“耖田”是将土地耕、耙之后,进一步碎土,以求水田平整、土肥相融。这幅图恰是水稻耕种过程的真实写照。
而第三头牛,不偏不倚,正在碗心。牧童骑着牛将斗笠高高抛起。这灵动巧妙的一“抛”,让繁忙的春耕之景霎时间充满童趣💓。而碗心之外的留白,似乎与饭粒汇为一体,又好似江南烟雨。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农人乐观勤劳,赏春又争春,把播种的愉悦和收获的满足全部收入碗中。
古人眼里的春色
美到了心坎里
春天的美,难以用语言形容,但这些春之配色的绝美文物,总能一瞬间击中你的心~
清·镶嵌碧玺玉带扣
南京博物院藏
带扣由白玉和碧玺镶嵌组合而成,左右嵌粉红色碧玺2块,中间镶嵌有黄色碧玺1块,碧玺晶莹剔透,结晶饱满,白玉温润,红、黄、白三色映衬,灵动可爱。带扣是古人连系腰带所用,装饰在腰部的正前方,玉带扣也蕴含着君子比德于玉的美好祝愿。
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碗、茶托
法门寺博物馆藏
这副茶碗、茶托出土于陕西宝鸡扶风县的法门寺,出土时便已经有了“文物名”——在同一地宫中出土的《衣物账》碑上明确记载为“琉璃茶碗托子一副”。琉璃茶具淡黄微绿、透明素净,给人以恬淡、静谧之感。这副尽显极简风的琉璃茶碗、茶托是典型的中国器物造型,而琉璃这种材料所展现的真实纯正之感,与中国自古形成的审美观很是契合。美,可以是繁华,也可以是素雅。清·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南京博物院藏
芙蓉石是石英的一种,又称“粉晶”,质地较脆,打磨时易碎,颜色粉红,晶莹剔透,常用于打造首饰等比较娇小玲珑的饰品。整块芙蓉石雕琢成如此大件的器物,极为罕见,器物整体色泽温润均匀,又隐含灵秀之气。
明·玛瑙梅花杯
武汉博物馆藏
玛瑙拥有十分丰富的颜色,俗称“千种玛瑙万般玉”
。这件玛瑙梅花杯以整块玛瑙雕琢而成,其色黄白交融,中有黄色纹带,色彩秀丽,质地莹润。口沿被精心碾琢成六瓣梅花
的形状,外壁以较深的阴刻线表现花瓣。杯耳缀梅花两朵,傲然绽放,别具匠心。清·翠十八子手串
故宫博物院藏
翠十八子手串周长30厘米,珠径1.2厘米。手串由18颗翠珠组成,其间有粉色碧玺结珠两颗,下结珠与碧玺佛头相连。佛头下有金质
铃杵,铃杵上下穿珍珠,再下有金点翠六瓣式结牌,上嵌红宝石两颗、钻石四颗,正中嵌东珠一颗。结牌下连碧玺坠角两个,坠角上方穿珍珠和珊瑚米珠。你被哪件文物惊艳了?
评论区分享~
👇👇👇
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