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铁们注意了!今天可是2025年3月21日,数九寒冬的"出九日"!正好是春分前后,公历3月中下旬。这时候,寒气渐退,暖风吹来,大地回春,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节点。2025年的“出九”落在3月21日,恰逢春分刚过,气温回升,农作物开始抽芽生长。
老铁们注意了!今天可是2025年3月21日,数九寒冬的"出九日"!正好是春分前后,公历3月中下旬。这时候,寒气渐退,暖风吹来,大地回春,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节点。2025年的“出九”落在3月21日,恰逢春分刚过,气温回升,农作物开始抽芽生长。
老话讲"九尽桃花开",说的就是这出九日。数九歌里唱得明白:"九九加一耕牛遍地走",说的就是今儿个!按老黄历,这天该是春分刚过、冰河解冻的好时候,可偏偏老天爷最爱在这天搞事情!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句农谚说的就是"出九"时节。今年3月21日正值"出九",老辈人常说"晴天出九,阎王招手",这可不是吓唬人的话。庄稼人最怕的就是这天的太阳笑得太灿烂,里头藏着几道要命的坎儿。
头一道坎:倒春寒
北方的田间地头流传着一句经验:"出九日头亮,麦苗要遭殃"。若是出九当天晴空万里,地表温度急速攀升,冬小麦会误以为春天已至,提前拔节返青。此时若遇倒春寒,嫩绿的苗子就像被泼了一盆冰水,轻则叶片冻伤,重则根系腐烂。一些蔬菜产区的大棚里,刚移栽的秧苗甚至会成片蔫萎,农技员称之为"春脖子上的绞索"。
二道坎:春旱起
"出九无雨旱到夏",黄淮平原的老把式最懂这句话的分量。暖阳持续炙烤下,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加速,原本该滋润春播的墒情迅速流失。曾有地区因出九后连续晴热,导致玉米播种时土壤干如香灰,种子落进地里半月不发芽。田间水渠提前见底,水泵日夜轰鸣也难解渴,庄稼汉蹲在地头搓碎干土,眉头能拧出水来。
三道坎:虫害闹
暖烘烘的出九天成了虫子的狂欢日。越冬虫卵在异常高温中提前孵化,棉铃虫、蚜虫等害虫比往年早半个月现身。华北棉区就曾遭遇过惨痛教训——棉株刚现花蕾就被啃得千疮百孔,植保员下田查虫时,一株苗上竟趴着二十多只幼虫。更头疼的是,暖冬叠加晴春让害虫繁殖代数增加,往往刚喷完药,新一代虫群又卷土重来。
不过庄稼人有庄稼人的智慧。晋中平原的老农会趁着日头好,往麦田撒草木灰,既锁住地气又防霜冻。如今更多年轻人玩起新招数:手机查看卫星云图,地头支起可伸缩遮阳棚,智能温控系统随时待命。这些土洋结合的法子,硬是把"阎王招手"变成了"阎王绕道"。
说到底,"晴天出九"就像老天爷打的哑谜,庄稼人既要信老辈人传下的经验,也得学会用新招数破局。春耕时节,多往地里跑两趟,看看墒情摸摸地温,总比坐在炕上干着急强。这地里的营生,从来都是"人勤地不懒",管它出九是晴是阴,早做打算才能吃上安心饭。
您那儿今天出九啥天气?评论区晒图聊聊!
来源:时光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