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1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响警报: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的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汹涌态势 ,全球数亿只禽类在这场疫情中丧生,更令人担忧的是,病毒已突破禽类界限,向哺乳动物蔓延。这不仅是一场动物健康危机,更对各国粮食安全和食品供应体系构成
2025年3月1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响警报: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的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汹涌态势 ,全球数亿只禽类在这场疫情中丧生,更令人担忧的是,病毒已突破禽类界限,向哺乳动物蔓延。这不仅是一场动物健康危机,更对各国粮食安全和食品供应体系构成严重威胁。
从食物链的角度来看,禽类作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其产量的锐减会直接冲击禽肉和蛋类供应。据统计,受禽流感影响,全球禽肉产量预计下降18%,鸡蛋供应缺口达25% 。当市场上禽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必然上涨,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低收入群体可能因此减少蛋白质摄入,影响身体健康。
疫情还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产生连锁反应。家禽养殖业遭受重创,大量养殖场减产甚至倒闭,导致农村就业岗位流失,许多以此为生的农民失去收入来源。饲料行业也因禽类养殖规模收缩,需求大幅下降,相关企业面临经营困境。而在禽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也会因源头供应不足,陷入业务萎缩的困境 ,冲击当地经济。
值得警惕的是,禽流感病毒还在不断进化,已在哺乳动物中引发感染,包括野生或家养哺乳动物、动物园动物及奶牛等。尽管目前人类感染病例相对较少,但欧洲食品安全局和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警告,病毒对哺乳动物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存在感染人类的风险,英国已报告首例相关病例。
面对这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和粮食安全危机,各国需携手行动,采取有力措施:
-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养殖场要严格限制人员、车辆进出,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毒传入;设立隔离带,避免家禽与野生鸟类接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推行家禽芯片溯源,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锁定源头,精准扑杀,防止疫情扩散。
-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相关部门应密切监测家禽和野生鸟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毒踪迹;共享疫情信息,全球协同,共同追踪病毒传播路径,以便提前预警,采取防控措施。
- 加速疫苗研发与应用:科研团队加大研发力度,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疫苗审批流程,确保疫苗能快速投入使用;为家禽大规模接种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从源头上遏制疫情。
- 调整粮食供应策略:推广多元化蛋白质来源,如发展植物蛋白产业,增加豆类、坚果等种植和生产;探索昆虫蛋白等新型蛋白质资源,缓解对禽肉蛋类的依赖;建立战略储备机制,储备一定量的禽产品和其他蛋白质食品,稳定市场供应,应对突发情况。
H5N1禽流感的肆虐为全球粮食安全敲响警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各国摒弃狭隘的自保观念,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守护人类的粮食安全和健康未来。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