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策略,《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年第31卷,第2期,第89-96页。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干预研究,《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2年第30卷,第5期,第321-329页。
一、不作不会死,但很多人偏偏作死
有些事,明明知道不该做,可就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最后只能含泪吃药。
高血压就是这样,一边喊着“血压有点高”,一边又猛吃重口味的外卖,喝着奶茶加三分糖,熬夜刷短视频,气得医生扶额叹息。
高血压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能降下来的。
它像个不速之客,静悄悄地潜伏在身体里,等你放松警惕,就给你来个“惊喜”——头晕、胸闷、心悸,严重的甚至直接来个脑卒中,送你进ICU。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导致高血压的6大“推手”,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二、盐吃多了,血管比水管还脆
有些人吃饭,恨不得把盐当调料加,咸得能把舌头腌出泡来。长期高盐饮食,会让血管壁变硬、变脆,导致血压飙升。
《中华高血压杂志》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远超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5克,部分地区甚至高达12克以上。
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容量增加,血管收缩,肾脏负担加重。想象一下,你家里自来水管一直被高压水流冲刷,时间长了,管壁会被腐蚀、变脆,最后破裂。
你的血管也是一样的道理。
怎么办?
· 少吃腌制食品:咸菜、腊肉、豆瓣酱这些“重口味杀手”,含盐量高得吓人。
· 学会用香料代替食盐:葱姜蒜、柠檬、黑胡椒,都是增香的好帮手。
· 买低钠盐:相比普通食盐,低钠盐减少了钠的摄入,对高血压患者更友好。
三、胖到一定程度,血压自己就上去了
胖子和高血压,简直是天生的“死对头”。
肥胖会导致血管狭窄、血容量增加,心脏要用更大的力气泵血,血压自然就上去了。
一项发表于《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的研究指出,每增加1公斤体重,收缩压(高压)平均升高1.5mmHg。
这意味着,如果你胖了10公斤,血压就可能无声无息地高出15mmHg。
怎么办?
· 迈开腿,管住嘴,别再给自己找借口:“我喝凉水都胖。”真相是,你可能吃得比你自己以为的多得多。
· 每天至少3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跳绳、游泳,随便挑一个,让身体动起来。
· 晚饭别吃太撑,别把胃当垃圾桶往里填,吃到七分饱刚刚好。
四、熬夜=慢性自杀,高血压找上门
“再刷五分钟就睡!”这句话,骗过自己无数次。
结果呢?凌晨两点还在手机屏幕前发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血压高得像被人偷灌了气。
长期熬夜,会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中国心理健康杂志》的研究表明,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睡眠者高出37%。
怎么办?
· 戒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别把手机当催眠神器,它只会让你越刷越精神。
· 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养成规律作息,让身体知道什么时候该休息。
· 睡前泡脚、听轻音乐,让自己放松下来,别让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五、脾气差,血压高,气出来的不只是皱纹
有人天生暴脾气,一点小事就能炸,动不动就拍桌子、摔杯子。
长期情绪失控,会让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受损。
《中医杂志》曾研究过情绪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焦虑、抑郁、易怒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比情绪稳定的人高出近40%。
中医讲“怒则气上”,生气的时候,肝气上逆,血管收缩,血压飙升,时间长了,血管壁受损,甚至可能导致脑溢血。
怎么办?
· 学会情绪管理,别让小事影响你的心情,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为了芝麻小事气坏自己?
· 练习深呼吸、冥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别一开口就“火山爆发”。
· 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看看喜剧、听听音乐,让自己远离负能量。
六、不运动,血管老得比你快
有人说:“我走路上下班,这不算运动吗?”不算。
真正的运动,是让心率上升,身体微微出汗,让血管和心脏都得到锻炼。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骑车、游泳),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血管弹性。
怎么办?
· 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让身体动起来,哪怕只是小区里遛一圈,也比一直坐着强。
· 试试太极、瑜伽,这些运动能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的紧张状态。
· 别老坐着不动,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5分钟,让血液流动起来。
结语:人生如棋,别让高血压将了你一军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身体是个精密的机器,用得越多,越灵活;疏于保养,早晚出故障。
高血压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只要下定决心,改变生活习惯,它也不会一天把你送进医院。
别等到医生下达“禁盐令”、药片排满桌,才后悔莫及。
想要血压稳定,该戒的戒,该动的动,该笑的笑。
人生这盘棋,你是想步步为营,还是等着被高血压将军?自己决定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岐黄传人夏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