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农民的园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16 17:33 3

摘要: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主体,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以及经营能力的提升,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经过多年持续的培训工作,农民逐步掌握了科学种田技术,粮食和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显著提

当好农民的园丁

——张日春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主体,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以及经营能力的提升,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经过多年持续的培训工作,农民逐步掌握了科学种田技术,粮食和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作为农技培训授课老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深感认真讲好每一节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在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我都做了精心且充分的准备。

一、知识储备:厚积薄发,紧跟科技前沿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身为农技培训授课老师,必须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农业技术领域广泛,涵盖土壤学、肥料学、耕作学、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设施农业等众多学科。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迭代,只有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望,才能不被农业科技发展的浪潮所淘汰,进而提升培训效果。

为了获取最新知识,我充分利用各类学习渠道。线上,积极参与《农科讲堂》《潭州农业技术公开课》以及手机农业公开课等课程学习,尤其是成为 “潭州农业” 的忠实学员,每日跟随陆广良老师、阿康老师、毛姐老师等行业专家学习,收获颇丰。线下,通过阅读大量农业技术书籍,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知识。在培训中,面对为期 8 天、每天 6 小时的授课任务(上午 3 小时 10 分钟休息、下午 3 小时 10 分钟休息,全程有监控确保教学时长),我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能够自如地完成授课内容,为学员提供充实且有价值的知识讲解。

二、语言表达:化繁为简,生动易懂

在授课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方式直接影响农民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我始终秉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原则,尽量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而是将复杂的技术概念转化为农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用语。例如,讲解植物病毒病时,先详细描述其表现症状,让农民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类比人的感冒或新冠病毒病,帮助农民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讲解更加生动有趣。每讲解一个技术问题,都会列举多个实际事例,以加深农民的理解,确保他们能够轻松掌握复杂的农业技术知识。

三、讲解方式:多元呈现,注重实效

(一)图文并茂,直观展示

在日常工作中,我留意收集植物病害、虫害的素材,通过手机拍照或录制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并制作成相片在课堂上展示或播放视频。许多病害和虫害仅靠口述难以清晰表达,农民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而采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则能直观呈现,让农民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现场示范,亲身体验

对于一些高产典型项目,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并由老师亲自示范操作。比如带领农民实地参观 “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 项目,现场对比增产效果,让农民直观感受到新技术的优势。在果树修剪教学中,实地在果树上认枝条、认芽子,手把手传授修剪要领,这种现场实践教学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效果要好得多,能够让农民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关键技术。

(三)互动交流,解决难题

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我积极鼓励农民提出问题,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为他们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四、严格课堂纪律:以质取胜,合理监管

农技培训的学员大多是有着丰富种地经验的成年人,他们本身具备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因此,要想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关键在于讲好每一堂课,使教学内容具有吸引力,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只要课堂内容能够抓住农民的心,即便有个别不遵守纪律的情况,其他农民也会自发维持秩序。当然,如果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就难以责怪学员不认真听课。

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对学习知识兴趣不高,喜欢自由的特点,在面对学员不认真听课的情况时,我主要采取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引导。同时,借助监控设备,对迟到、早退、中途退出等行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培训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保证培训效果。

五、实际事例选取:正反结合,启迪思维

(一)成功事例,树立榜样

在教学中,我注重选取当地成功的农业种植项目作为案例,如 “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西瓜双覆盖”“叶面施肥” 等。通过介绍这些项目如何运用新型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增产增收,为农民树立学习榜样,激发他们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二)失败事例,吸取教训

除了成功案例,讲述因技术不当、管理不善导致失败的案例同样重要。分析这些失败原因,如 “除草剂使用错误”“病害种类与药剂种类不匹配” 等常见问题,能够让学员从他人的教训中学习,避免在实际生产中犯同样的错误,提高他们应对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使农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知识。

六、自编教材:立足特色,填补空白

云州区拥有独特的种植特色,黄花作为当地的品牌农业,种植面积广阔,但缺乏专门的教科书。为了满足农民对黄花种植与加工技术知识的需求,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写了《黄花菜种植与加工》教材,并起草了《黄花种植加工标准》。这不仅从理论层面完善了黄花产业知识体系,更为农民在黄花种植过程中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七、实物教学:直观感知,强化理解

在夏季培训时,我会到田间采集带有病虫害的植株标本,带到教室供学员观察。让学员直观看到病害和虫害的实际表现,再结合药剂使用讲解,使农民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近年来,我先后前往天镇县、阳高县、云州区、云冈区、新荣区、浑源县、灵丘县等地开展农业技术讲座,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农民,为提升各地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老张说农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