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的狂欢——毛利战舞

摘要:蔚蓝的太平洋辽阔无垠,蓬勃生长的新西兰群岛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文化传承的瑰宝。在这片大地上,孕育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艺术,它就是承载着毛利人历史、传统和魂魄的毛利战舞(亦称哈卡舞,Haka)。毛利战舞并非简单的表演,而更像一场穿越时光的仪式,连接着过

蔚蓝的太平洋辽阔无垠,蓬勃生长的新西兰群岛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文化传承的瑰宝。在这片大地上,孕育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艺术,它就是承载着毛利人历史、传统和魂魄的毛利战舞(亦称哈卡舞,Haka)。毛利战舞并非简单的表演,而更像一场穿越时光的仪式,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毛利战舞起源于毛利人的神话传说,表达着他们对先祖的敬意和对生命的礼赞。毛利战舞以其雄壮而激烈的舞姿著称,舞者随着原始的鼓声而舞动,仿佛成为土地和自然力量的化身,每一个舞姿、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盎然的生命力。


溯本求源,毛利战舞最早来自新西兰当地毛利人的传说。据记载,太阳神(Ra)的妻子夏(Hineraumati)为其诞下一子,名为旦那罗(Tanerore)。在一次庆祝仪式中,旦那罗为母亲表演了一段舞蹈,这段舞蹈节奏明快,手臂摆动幅度很大,仿佛小岛夏日连绵起伏的热浪。儿子的舞蹈颇受太阳神和广大民众的喜爱,也就成为毛利战舞的源头。至13世纪,毛利战舞的表演场合已不再局限于庆祝仪式和欢庆活动,而开始出现于时常发生的部落冲突和战争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毛利战舞增加了一些表现震慑力的战斗动作和嘶吼,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伸舌头和割喉动作,目的是最大程度地给对方部落以示威和恫吓。之所以增添这两个动作,是因为毛利人亦属食人族,有生吞战俘的旧俗。到了18世纪,毛利战舞开始吸收其他部落同盟的战舞技巧,也添加了属于自己部落的区分元素,包括服饰、战具、脸妆、队形、动作等;同时在语言上也不再只有一些吼叫,而出现了零碎的歌词,其文化韵味更加浓厚。19世纪,随着欧洲人的移民和殖民统治,欧洲文化传播至新西兰,而当地土著文化(包括毛利文化)开始趋于没落。毛利战舞中的一些传统元素被更改,层出不穷的新元素被添加进来。与此同时,战舞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1888年,毛利战舞在英国表演,这是新西兰毛利战舞首次在国外的体育竞技比赛中亮相。此后每次新西兰赴国外征战、参加体育赛事活动前,都会进行毛利战舞的表演,直至1924年出现中断,此时毛利原文化也开始渐趋破碎。


20世纪中期,针对毛利原文化碎片化后带给人们的焦虑、不安以及对欧洲文化的不适应感,民族精英开启了对毛利战舞的恢复与重构。新西兰政治领袖及毛利人种学家彼得·巴克(Peter Buck)等人的改革之举使得毛利原文化起死回生,当时的毛利战舞甚至成为毛利人游行示威的方式之一。1960年代,毛利语和英语成为新西兰的官方语言,这足以表明毛利语言和文化艺术的复兴,毛利人也实现了文化上的自治。总而言之,毛利战舞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展现出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绵长的生命力。发展至今,毛利战舞已衍生出丰富多样的种类与形式,其中常见的是战争式哈卡舞(Peruperu)、仪式性哈卡舞(Haka taparahi)和死亡之舞(或译为卡美特战舞,Ka mate)。战争式哈卡舞是这三者中具有斗争性和威慑力的战舞,表演者在表演时要携带锋锐的战具,因而它只在战争的准备时期和结束时期进行表演,目的是战前鼓舞士气,战后庆祝胜利。欧洲殖民者踏入新西兰领土时期也是这种战舞频繁出现的时期。每当战斗双方表演完战舞之后,会各派一名代表发言,最后则是以毛利人的最高礼仪—碰鼻礼进行收尾。仪式性哈卡舞一般不用武器或战具,这种舞蹈经常在婚礼、葬礼或与祭祀相关的场合进行表演,表演者通常身穿特殊的服装,表演武士般的动作并配以相应的面部表情和呐喊。卡美特战舞则独属于新西兰的一支名为“全黑队”(All Blacks)的国家男子橄榄球队,因为这个队的球员每次亮相都是一袭整齐划一的黑衣。“全黑队”是新西兰体育界神明一般的精神象征,在新西兰乃至世界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5年8月28日,“全黑队”将卡美特战舞更名为黑色队战舞(Kapa O Pango),并对战舞内容进行了些许改编—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在传统橄榄球三国新赛的新西兰对南非的比赛中,新西兰“全黑队”表演了新版的黑色队战舞。新版战舞在歌词部分提及了新西兰的国草银蕨(silver ferns),这是毛利人最为珍视的植物,它的叶片可以在夜晚泛出银光,过去曾是毛利人夜间行路的照明灯;此外,新版战舞结尾增加了割喉手势,毛利族给出的解释是想传达“运动和能量”的观念,但还是引起了很多争议和不满。


夸张的、富有族群特色的战舞动作和面目表情,也传递出新西兰毛利人独特的地域文化。舞者身着传统装束,头戴毛利式的饰物,肌肤上布满象征战意的面纹。毛利战舞一般由领舞者的一声高吼展开,之后其余舞者一边舞动一边发出恐吓人心的低吼,舞者们跟随着律动用力挥舞着手臂,意指重拳出击、击打敌人的面部。每每跳至一个间隙,领舞者会面部用力,挤出凶神恶煞般怪异的表情—眼睛瞪圆、舌头伸长、眉毛出锋,并且从喉咙发出一连串的颤音,同时用脚掌凶猛踏地、踱步,伴随着砰砰巨响。这一连串的动作也是毛利人在古早时期用于击退猛兽和陌生人袭击的有效方式,因而代代相传,留存至今。此外,转动眼球、抖动嘴唇、怒目而视、挤眉弄眼等其他扭曲面目的神态、动作也根据战舞种类和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毛利战舞的舞者成员由年轻男子组成,但早些时期的毛利战舞中,女性也被赋予主要角色,她们一般表演“翻白眼”的神情以及充当助音的角色,有时也会手持战具扮演保护侧翼、提升气势的角色。还有一些简单的毛利战舞片段是为孩童设计的,一般在小范围的群落中进行表演。


毛利战舞代表了毛利文化与自然深度融合的精髓。舞者们在战舞中模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山川的翻腾、风雨的咆哮,使得舞蹈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对大自然的致敬。毛利人相信,通过舞蹈,他们能够与大地、山川、河流建立起一种灵性的联系。每一场毛利战舞都是一场故事的诉说,舞者们通过肢体语言向观者展示着历史的战争、文化的传承、荣誉的追求,让人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呼唤,在文化的深海中穿梭。舞者们戴着独特的面具,面具上雕刻着祖灵的图腾,每一张都似乎承载着某个故事,让人感受到祖先的智慧。毛利人视战舞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和一种象征,是文化、荣誉和族群认同的集大成者。舞者的每一是文化、荣誉和族群认同的集大成者。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传递着毛利人对土地、对族群的深沉热爱;而战舞中蕴含的威严与挑衅,更是内心深处对于传统的忠诚与执着。舞者们不仅仅在舞蹈中表现出武士的勇气,更通过身体动作和祈祷的方式,召唤祖灵的庇佑。随着时代的变迁,毛利战舞在新西兰经历了一场传统到现代的传承之旅。虽然保留着传统的特色,但现代的毛利战舞也融入了更多的创新和现代元素,这种传承的演变并未使战舞失去其文化深蕴,相反,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的重生,让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承继。毛利人相信战舞是一种联系祖先与后代的媒介,通过舞蹈,他们传递文化、历史和勇气。战舞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信仰的延续,是血脉中澎湃的力量。当战舞结束,袅袅余音在空中回荡,令人无比震撼和动容。随着战舞的进行,鼓声如同心脏的跳动,每一拍都在唤醒心底的情感;又仿佛能听见祖先的低语,宣告一场关于荣耀、战争、和平的史诗。舞者们的动作犹如激荡的波涛,把观众带入了一场心灵的冒险。毛利战舞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场舞蹈与音乐的盛宴,是一段长留心间的文化狂欢。

来源:王浩说动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