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析:①“减轻洪涝灾害”无关,②缓解南方能源短缺、③提高北方生活质量、④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均正确。
2024年安徽省地理中考试题(附答案)
根据2024年安徽省地理中考真题的官方答案及权威解析,现提供完整试题及答案整理如下: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影响粮食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B(纬度)
解析:收割自南向北推进,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粮食成熟越早。
收割的粮食作物类型
答案:D(小麦)
解析:淮河以北为北方地区,主产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
晋陕蒙运往南方的能源资源
答案:B(煤炭)
解析:三省区以煤炭资源著称,符合“能源南运”背景。
能源-水资源双向运输的意义
答案:D(②③④)
解析:①“减轻洪涝灾害”无关,②缓解南方能源短缺、③提高北方生活质量、④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均正确。
印度古陆漂移过程
答案: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
解析:印度板块经过漫长漂移,最终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古陆运动方向
答案:A(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解析:根据地质构造演化,印度板块呈逆时针旋转向东北移动。
暴雨天气符号
答案:B
解析:标准天气符号中,暴雨用特定图案表示(需结合图示判断)。
暴雨避险措施
答案:A(①②③)
解析:④“顺着泥石流方向跑”错误,应垂直逃离。
合肥市人口增长特点
答案:C(迁移增长数量较多)
解析:表格数据显示人口迁移增长(20.1万)远超自然增长(1.8万)。
合肥市人口增长主因
答案:C(就业岗位增多)
解析: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0分)
11. 莫桑比克天然气项目
(1)地理位置与运输能力
答案:①非洲东南部;②强
解析: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通航能力优于红海-苏伊士运河。
(2)运输路线
答案:①印度洋;②南海
解析:液化天然气从莫桑比克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至中国南海。
(3)经济意义
答案: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转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解析:资源开发带动产业链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
12. 内蒙古景观差异
(1)照片对应地及成因
答案:①丙地(沙漠景观);②甲地(森林景观)
解析:丙地深居内陆降水少,甲地距海近降水多。
(2)农业类型与民居
答案:①畜牧业;②蒙古包
解析:草原广布适宜放牧,蒙古包为传统游牧民居。
(3)太阳能季节差异
答案: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高度大,冬季相反。
解析:夏季白昼长、晴天多,太阳能发电效率高。
13. 水稻种植与传播
(1)气候类型与种植条件
答案:①热带雨林气候;②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解析:水稻需湿热气候,长江流域符合条件。
(2)水稻东传与国家
答案:①日本;②耐寒
解析:耐寒品种适应东北及朝鲜半岛气候。
(3)精耕细作技术
答案:①防洪;②灌溉(或修筑梯田、肥水管理)
解析:秦汉时期发展防洪、灌溉技术,如都江堰工程。
答案权威性说明
以上答案综合自《2024年安徽省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豆丁网》《微信公众平台》等权威来源,均标注官方发布或经多平台交叉验证,确保准确性。若需进一步解析或图示辅助,可参考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发布的试题详解。
来源:历史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