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全球每天仍有近3万人发病、3500人死亡,近300万人没有得到治疗。”2025年3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协调员乔建荣在北京举行的“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研讨会上表示,自2019年以来,全球用于结核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
文/孙爱民
“2023年,全球每天仍有近3万人发病、3500人死亡,近300万人没有得到治疗。”2025年3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协调员乔建荣在北京举行的“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研讨会上表示,自2019年以来,全球用于结核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的资金数量持续下降,远远低于全球需求和各国承诺的目标。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结核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累及肺部即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这种简单的传播途径使许多人都容易被结核病患者传染。
全球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的进展严重滞后。“与2015年相比,2023年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23%,发病率下降8.3%,仅仅实现了2025年里程碑目标的1/3和1/6;灾难性支出降为0的目标也只完成了一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陈仲丹在研讨会上表示。
资金缺口,是全球结核病防治的主要障碍,也在拖慢新型结核病诊断以及药物和疫苗研发的步伐。
结核病防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力投入
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结核病预防、检测和治疗挽救了7900多万人的生命,仅2024年一年就避免了约365万人死亡。世卫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进展得益于国际援助。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数达到1080万,发病率为134/10万,增长率已大幅放缓至0.2%,显示出疫情开始趋于平稳的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东南亚区、非洲区和西太平洋区是结核病病例最为集中的地区,占据了全球病例的绝大部分。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更占据了全球发病数的87%,凸显了结核病在高负担国家的严峻形势。
资金减少有可能使数十年全球结核病防控的成果付诸东流,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非洲地区,其次是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结核病是一个穷病,近300万未能得到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往往是最贫穷、最边缘化和最难接触到的人群。乔建荣表示:“结核病防控控进展,很大程度上受资金的制约,自2019年以来,全球用于结核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的资金持续下降,远远低于全球需求和各国承诺的目标。2023年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也就是最需要资金支持的这些国家的结核病核心服务经费降至57亿美元,仅为承诺目标的1/4。”
世卫组织全球结核病项目负责人特雷莎·卡萨耶娃此前表示:结核病防治服务中断,可能给全球数百万人带来严重后果。她建议国际社会尽快采取战略性集体应对措施,保证充足资金,以保护弱势群体,保持抗击结核病的势头。
2023年,全球结核病预防和护理资金进一步减少,远低于目标水平。中低收入国家承担98%的结核病负担,却面临重大资金缺口。尽管全球对抗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在结核病国际援助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资金贡献仍未能充分满足基本的结核病服务需求。
此外,结核病研究资金严重不足,也将阻碍新型结核病诊断以及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杨建悦在上述研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健康与发展的资金支持正遭遇断崖式下降,这给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有预测显示,如果资金下降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未来五年,全球可能将额外新增1000万结核病病例,并导致244万例额外死亡。” 她强调,面对这一困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力投入、全民参与。”
中国结核病防控的五个待解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表示,中国结核病的财政经费在逐步增加,医保报销比例也在稳步提高,很多地方的报销比例已经超过70%。
浙江省2019年便在基层门诊中将结核病纳入门诊慢病病种,肺结核门诊报销比例不低于70%;省财政设立有耐多药防治专项经费,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的筛查和诊疗补助,平均每例耐多药患者补助提高至约2.1万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慧估算,目前治疗一个利福平耐药结核患者差不多要花费15万元至20万元,病人实际报销比例是50%左右,个人自付大约10万元。
2024年底,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发病率、死亡率均下降约30%,发现并治疗了约785万例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据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测算分析,中国2023年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4.1万(2022年74.8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2/10万,略低于2022年的53/10万。《规划》的核心指标是,2025年结核病的发病率要小于50/10万,2030年小于43/10万。
通知指出: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仍有约10%的县(区)为高流行地区,防治工作不均衡,患者主动发现和规范治疗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新技术应用不足,防治工作不容懈怠。
赵雁林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结核病防控要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结核病患者发现率低;第二,部分患者经济负担相对较重;第三,如何促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提高其效益成本比;第四,包括非医学人员在内的公众结核病防治医学常识有待提高;第五,科技创新中的一些基础研究问题。
“结核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赵雁林说。
来源:财经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