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慢性光化性皮炎等的用药选用

摘要: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为阵发性瘙痒、皮肤苔藓样变,多累及青中年,与皮肤神经功能障碍、免疫因素相关,可分为局限型、泛发型,感染、饮食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局部刺激、内分泌失调等可诱发。

introduction

导读

神经性皮炎、慢性光化性皮炎、放射性皮炎为3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那么这3种不同“皮炎”如何用药呢?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为阵发性瘙痒、皮肤苔藓样变,多累及青中年,与皮肤神经功能障碍、免疫因素相关,可分为局限型、泛发型,感染、饮食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局部刺激、内分泌失调等可诱发。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用药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TCS)、抗组胺药物、镇静剂。

1

局部用药

如TCS,可较强抗炎、抗过敏、止痒、抗免疫等,为局限型神经性皮炎的首选用药,包括弱效TCS如1.0%醋酸氢化可的松、0.25%醋酸甲泼尼龙,中效TCS如0.5%醋酸泼尼松龙、0.025-0.1%曲安奈德、0.01%氟轻松,强效TCS如0.1%糠酸莫米松、0.025%丙酸倍氯米松,超强效TCS如0.1%氯氟舒松、0.05%卤米松、0.1%戊酸倍他米松。

弱效、中效TCS可用于面部、皮肤薄嫩处的皮损;强效与超强效TCS常首选强效TCS,局部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程度高可短期用超强效TCS。

TCS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可封包治疗于严重神经性皮炎、难治性神经性皮炎,其能增强药物的吸收,但不建议大面积、长期使用,待皮损改善后改为外用治疗。

注意事项:可见诱发或加重局部感染、接皮肤萎缩变薄、皮肤色素异常、毛细血管扩张、诱发毛囊炎多毛、脂肪或肌肉萎缩等。

2

系统用药

如抗组胺药物、镇静剂。

抗组胺药物

可抗过敏、止痒、镇静、抗炎、免疫调节,可用于单用TCS等不能控制病情的神经性皮炎者,可与外用药物联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镇静性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赛庚啶、去氯羟嗪、美喹他嗪、曲普利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非镇静性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卢帕他定、枸地氯雷他定,优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可用于伴有失眠、焦虑等者。

注意事项:可见嗜睡、便秘、口干、尿潴留、心律失常、眼压升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Q-T间期延长、影响学习/认知行为能力、青光眼、运动能力受损等。抗组胺药物联用最多不超过4种。

镇静剂

如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地西泮、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多塞平等,可缓解焦虑情绪、缓解瘙痒、改善睡眠,可用于焦虑、紧张、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严重者。若神经症状严重不可控制可联用抗精神类药物。

注意事项:地西泮可见嗜睡、头晕、乏力、共济失调、震颤、幻觉、依赖性与成瘾性、撤药反应等,禁用于重症肌无力、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窄角型青光眼者。多塞平可见嗜睡、口干、多汗、眩晕、震颤、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排尿困难、心室异位搏动增加、骨髓抑制、心肌缺血等,禁用于严重心脏病、近期有心肌梗死发作史、有心源性猝死风险者。

慢性光化性皮炎

慢性光化性皮炎(CAD)为光敏感性皮肤病,由日光所致、免疫介导,多发生于户外作业、经常户外活动者,包括光敏性皮炎、持久性光反应、光敏性湿疹、光线性类网状细胞增生症等,表现为曝光部位湿疹、斑块、红斑、苔藓样改变,与紫外线暴露、内源性的免疫反应异常、接触外源性光敏物质有关,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期。

CAD的治疗用药主要是外用药物、系统用药。

1

外用药物

如TCS、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

TCS

可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抗增生等,常用于治疗CAD,适于CAD任何阶段,为首选。

CAD初期、轻度者,TCS单用可有效控制发作。对肥厚、苔藓化皮损可选用强效、超强效TCS,CAD缓解后可换为强度较低的TCS,或减少TCS用药频率。

注意事项:皮肤薄部位如面部、颈部、眼周、腋窝、腹股沟等禁用强效、含氟的TCS。相对禁用于皮肤感染、皮肤溃疡等。

TCI

可抗炎,如吡美莫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可为CAD次选用药,主要用于稳定期CAD的巩固维持治疗,对面颈部CAD疗效显著。对反复复发的皮损使用TCS使其消退后,可选用TCI主动维持治疗或与TCS序贯治疗。

注意事项:可见局部刺痛、灼热感、瘙痒、毛囊炎、红斑、体癣等。避免自然或人工日光暴露。恶性皮肤病如皮肤T细胞淋巴瘤、可能恶化的皮肤病者避免使用。

2

系统用药

如羟氯喹、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沙利度胺等。

CAD病情较轻/较短、皮损散发者可口服羟氯喹、抗组胺药物等。皮损泛发尚未有急性渗出时可口服沙利度胺联用羟氯喹、抗组胺药物等,也可口服糖皮质激素。皮损有渗出时需系统用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可为补充用药。若皮疹顽固不退、有浸润肥厚外观,以上系统用药效果不佳时可联用免疫抑制剂。

羟氯喹

可抗炎、调节免疫、抗增生、光保护,可用于治疗CAD,可联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

注意事项:可见视物模糊、视网膜病变、脱发、消化道反应、头痛、头晕、精神紧张、心肌病、Q-T间期延长等。禁用于先前存在眼睛黄斑疾病者。

糖皮质激素

可抗炎、免疫抑制等,对CAD皮损泛发、瘙痒剧烈者可在外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0.3-0.5mg/(kg·d)-1),缓解后需减量至停药,或复方倍他米松单次肌内注射1ml以控制CAD急性症状。

注意事项:可见消化道症状、感染、血压升高、胃肠道出血、高血糖或新发糖尿病、骨质疏松、骨折、股骨头坏死、睡眠障碍、类库欣综合征、皮肤萎缩、反弹风险增加、情绪变化等。禁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感染、严重骨质疏松者等。

免疫抑制剂

如硫唑嘌呤、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可抗炎、免疫抑制,可用于CAD症状严重、反复复发,或系统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

注意事项:可见骨髓抑制、肌肉萎缩、感染、肝肾损害等。

靶向药物

如度普利尤单抗、阿普米司特、托法替尼,可尝试用于需严格光保护、传统局部/系统用药失败、有免疫抑制剂用药禁忌的CAD者,不推荐为常规用药。

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皮炎是由电离辐射照射皮肤黏膜所致的急性、慢性炎症性损伤,主要见于从事放射性工作而防护不严、接受放射治疗者,可分为急性放射性皮炎、慢性放射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脱屑、色素沉着、糜烂等,严重者可有局部坏死、溃疡等,还可伴局部疼痛、瘙痒、烧灼感等。

1

预防用药

推荐对有高危因素者的照射野选用低至中效TCS。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三乙醇胺乳膏、银离子乳膏、表皮生长因子等也可用于放射性皮炎的预防。

TCS如0.1%糠酸莫米松、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降低重度皮炎的发生率,减少其瘙痒、不适等。

GM-CSF溶液可促进黏膜愈合、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银离子乳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可抗炎、增强屏障功能、保护皮肤免受侵害,能减轻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减少皮肤疼痛、瘙痒、灼烧感。

三乙醇胺乳膏预防放射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

表皮生长因子对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范围有预防疗效。

2

治疗用药

急性放射性皮炎可分级用药,即1级放射性皮炎可选用TCS。2和3级放射性皮炎可选用抗菌药物、磺胺嘧啶银敷料等。

参考文献

1神经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3):230-233

2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3慢性光化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12):1096-1104

4功效性护肤品在慢性光化性皮炎中的应用指南[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1):1-3

5特应性皮炎的合理用药指引(广东省药学会2021年8月31日)

6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6):315-320

7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8):701-709

8放射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1,27(5):353-356

来源:健康养生大帮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