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这么一句老话叫做“穷不过三代”,有人说这是因为爷爷很穷,爸爸很穷,自己更加穷。因为太穷,到孙子这一代时,根本娶不到老婆了,也就没有第四代了。但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太穷,所以第三代会想尽办法跨越阶层,摆脱穷的桎梏。
有这么一句老话叫做“穷不过三代”,有人说这是因为爷爷很穷,爸爸很穷,自己更加穷。因为太穷,到孙子这一代时,根本娶不到老婆了,也就没有第四代了。但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太穷,所以第三代会想尽办法跨越阶层,摆脱穷的桎梏。
云南省红河州的卧龙谷村里的村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卧龙谷村四面环山,海拔也超过千米,这里的村民世代以种植业维持生计,然而,因地理位置偏远,村民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米大多只能低价出售,换来的仅是微薄的生活费。
这还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即使村民们想要卖米换点生活费,也需要跑到十多公里之外的镇子上卖,算上来来回回的路费,一公斤顶多能赚7毛5,村民们基本上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
穷则变,变则通,村里的一位叫做李文祥的人深知家乡的困境,他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1996年,李文祥在村里办起了米厂,希望为农村提供优质米的加工服务。虽然最开始的大米加工厂不大,村民们至少不用再走那么远的路了。
但凭借这个想要让村子变富还远远不够,偶然一次李文祥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大米品种——“云恢290”。这种大米要比村民们种的普通大米米香味更浓,而且口感更好,所以李文祥想要带动村民们种植“云恢290”。但大家对于这个新品种并不买账,任何人接触新东西都是要有个过程的。
为了让村民种植新品种,李文祥花了很多心思,甚至会给种植新品种大米的村民送家电。。在李文祥的努力下,云辉290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村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村子里七十多户人家,家家都住上了小别墅,开起了小轿车。
但是人总会老,总会生病。2008年,李文祥因为搬迁新厂的事情劳累过度,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躺了三天才会动。这把李文祥的女儿李婷婷吓了一跳,也就是从这开始,她决定辞去城里的工作,返回家乡,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2018年,李婷婷决定顺着时代潮流,将自家的大米搬到网上去卖。网上的客户不像线下客户,不能看到实际的大米,想买东西全靠网上图片,于是李婷婷开始着手产品升级,包装升级,将李文祥的形象印在了包装上。
“我们卧龙谷的米为什么好?因为我们是一年一季的单季稻,种植时间长达200天,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直播中,她用温暖的声音向观众介绍着自己的米。通过不断的努力,李婷婷的直播间逐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单日销量最高曾达到23吨。
虽然电商大获成功,但李婷婷还是在为一件东西发愁。
成品大米的长度有0.7厘米,而碎米只有0.2到0.4厘米。如果要售卖优质大米,碎米肯定是不够等级的。按照一般的思维,这些碎米会被蒸熟打碎做成云南的特色美食饵块。但即使是这样,一公斤大米也只能多卖几块钱,怎么样才能多卖点呢?
李婷婷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将碎米做成米酒,这样一来,按照三公斤的碎米出一公斤酒来算,赚到的钱比以前高出了五倍。
李婷婷不仅把米卖到了更远的地方,还将米厂转型为一个可以吸引游客的观光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她把传统的种稻文化与现代的体验活动结合,组织农耕文化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蔬果采摘、稻谷收割的乐趣。这不仅增加了村庄的收入,也为当地的农民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
如今,李婷婷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更将其发扬光大,带领着村民们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据统计,云辉290的种植面积已超过6万亩,带动了5000多户农户的收入,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
来源:投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