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瓶梅——第三话:打虎英雄得官封,美金莲入怀张大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9:31 5

摘要:话接上回,话说西门庆和十兄弟在玉皇庙完成结拜仪式后,吴道官便开始安排烹鸡宰羊、摆酒设宴。

话接上回,话说西门庆和十兄弟在玉皇庙完成结拜仪式后,吴道官便开始安排烹鸡宰羊、摆酒设宴。

一顿忙活之后,大碗大盘的佳肴摆了满满两大桌。西门庆作为大哥,居于首席,其余兄弟依次而坐,吴道官在侧席相陪。

酒足饭饱之后,众兄弟余兴未了,又开始划拳喝酒,耍笑哄堂。

众人正喝的热闹呢,小厮玳安儿附到西门庆耳边传话,原来是月娘派人来接他回家,三娘在家病重晕倒了。

西门庆一听,立马站起来说道:“不是我故意要中途离席,只因我第三个小妾病得十分严重,咱先去休。”

花子虚也随即站起来:“我与哥同路,我们两个一块回去吧。”

应伯爵嚷道:“你两个财主的都走了,丢下我们怎么办!花二哥你快坐回去。”

西门庆道:“他家无人,我们两个一起回去,省和他嫂子疑心。”

玳安儿说:“小的来时,花家二娘也叫天福儿备马来了。”

说罢,只见一个小厮走近前,向花子虚说:“马在这里,娘子请官人回家呢。”

于是二人一齐起身,向吴道官致谢打搅。便骑马而去,留下了这几个在庙流连痛饮的。

西门庆到家后,急忙问吴月娘:“卓二姐怎么晕倒了?”

月娘说:“我怕你和那些人纠缠在那里不回来了,故意让玳安儿说有一个病人在家。她一日日的病情加重了,你也要在家看她才行啊。”

西门庆听了,便径直往卓二娘的厢房去了,连日在家里守着。

这一守,就是七天。

十月初十早上,西门庆正让小厮请太医给卓二姐看病。刚走到厅上,只见应伯爵笑嘻嘻走进来。

二人作揖行礼,便开始坐着叙话。

应伯爵先是关心了嫂子的病情,随后又说到了结拜那日醉酒散席的场景。

一番寒暄后,西门庆便问应伯爵是否吃过早饭。

应伯爵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但他也不好说没吃,就嬉皮笑脸地答道:“哥,你猜猜。”

西门庆说:“你难道吃了?”

应伯爵说:“你没有猜中。”

西门庆摇头笑道:“你这怪胎,没吃就说没吃,这样装腔作势干什么!”说罢便安排小厮安排做饭。

应伯爵笑着说:“我听了一件稀奇的事儿,想跟哥一起去瞧瞧,不然我也吃了来了。”

西门庆问:“什么稀奇事?”

应伯爵说:“就是前日吴道官所说的景阳冈上那只老虎,昨日被一个人一顿拳头打死了。”

西门庆不信:“你又来胡说了,我可不信。”

应伯爵应该是猜到了西门庆的反应,他得意地说道:“这个人有名有姓,姓武名松,排行第二。”

应伯爵边说边手舞足蹈地比划,说这个武松之前在柴大官人庄上避难,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得了病,病好了就去要找他哥哥,路过景阳冈怎么遇见了这虎,怎么样被他一顿拳脚打死了。一五一十说来,就像是亲眼所见一样,又像这只猛虎是他打死的。

西门庆听得半信半疑,又十分好奇,便回应道:“既然这样,我们吃了饭一起去看看。”

应伯爵一下来了精神:“哥,不吃了,怕错过了。我们不如到街上酒楼上去坐坐。”

西门庆便吩咐小厮来兴儿说:“对你娘子说,不用做饭了,拿衣服来我穿。”

换好衣服后,西门庆与应伯爵手拉着手一起出来,路上又遇见谢希大在闲逛,于是兄弟三人一同前往。

在酒楼里坐下后,不一会便听见锣鸣鼓响,众人都一起往那看去。

只见一对拿着缨枪的猎户走着过来,后面四个人抬着那只被打死的老虎,还显得十分吃力。最后面有个壮汉,骑着一匹大白马。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应伯爵所说的阳谷县的武二郎——武松。

武松既不是猎人,也不是专业捕虎的。他本来是来找他哥哥,无意中在半路上遇到猛虎袭击,为了自保,这才打死了猛虎,因此被知县请来。

众人看着他被迎入县里。这时正是知县升堂的时候,武松下马进去,扛着老虎在厅前。

参见完知县后,武松将自己打虎经过细说了一遍。知县赐了他三杯酒,又赏了五十两钱。

武松说:

“小人托大人的福,侥幸打死了这个老虎,非小人之能,怎么敢受这些赏赐呢!许多猎户因为这畜生,受了相大人许多责罚,为什么不把赏赐分给大家,也显得大人恩典。”

知县表示,赏钱既然给了武松,怎么处置也由武松来定。武松就把这五十两赏钱,分给了众猎户了。

知县见他仁德忠厚,是一条好汉,对他十分欣赏,想要提拔他,便对武松说道:

“你虽然是阳谷县人氏,但离我这清河县非常近。我今日就提拔你在我县里做个巡捕的都头,专在河东水西擒拿贼盗,你觉得怎么样?”

武松挺识时务,他连忙跪谢道:“多谢大人抬举,小人终身受赐。”

知县随即唤押司立了文案,当日便提拔武松做了巡捕都头。

武松万万没想到,自己本来是要去找哥哥的,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老虎,还在清河县做了都头,也是一桩好事。

一时之间,武松打虎的事迹,传得东平一府两县,人人都知武松的名字。

一日,武松在街上闲走,只听背后一个耳熟声传来:“兄弟,知县相公提拔你做了巡捕都头,就不顾我了!”

武松回头一看,不觉的喜逐颜开。这人不是别人,就是武松要去找他的嫡亲哥哥武大。

武大自从和兄弟分别之后,常常遭受饥荒,于是就搬到清河县紫石街租房居住。他为人懦弱老实,模样矮小丑陋,经常遭人欺侮,人送外号“三寸丁谷树皮”。

武大为了谋生,他每天挑着担子到街上卖炊饼度日,妻子也不幸去世了,只留下个女儿,年方十二岁,名唤迎儿。

父女两个相依为命地过了半年,武大郎又花了不少钱,搬到大街坊张大户家带铺面的房屋居住。

张宅家的下人们看他老实本分,经常照顾他的生意。闲的时候,大伙儿就在他铺子上坐坐,武大嘴巴也甜,总说些好听话奉承着他们,因此张宅家下人个个都喜欢他,在大户面前也经常说他的好话,因此大户把武大的房租也给免了。

这张大户有万贯家财,百间房屋,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六十多岁了身边连个一男半女都没有。

因此,张大户时常拍胸叹气说:“我年纪大,又无儿女,虽有几贯家财,有什么用。”

张大户家里有个干活的老妈子余氏,在张家做工多年,是这里的主家婆。她对张大户说:“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叫媒人替你买两个侍女,早晚习学弹唱,服侍你就是了。”

大户听了大喜,谢了余妈妈。

余妈妈办事也利索,她很快就叫媒人来,给大户买了两个侍女,一个叫做潘金莲,一个唤做白玉莲。

玉莲刚刚满十六岁,出身在妓院,生得白净小巧。

潘金莲则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第六。因她从小长得漂亮,缠得一双三寸小脚,所以就叫金莲。

潘金莲父亲死得早,她娘撑不下去,就在潘金莲9岁的时候,将她卖在了王招宣府里,学习弹唱,平常也能学些读书写字。

金莲本就聪明伶俐,不到12岁,就会描眉画眼,擦粉涂脂。演奏乐曲、女工针线活更是不在话下。

在这里学习不到三年光景,王招宣死了,潘金莲她娘又将她以三十两银子的价钱,卖给了张大户家,与玉莲同时进门。

张大户教她们两个学习弹唱,金莲学琵琶,玉莲学筝,两个姑娘同住一间房。

主家婆余氏最开始十分喜欢她们两个,还给她金银首饰装扮自己。没想到后来白玉莲死了,只剩下金莲一人,长到18岁,已经十分标致了。张大户每次要收她都碍于主家婆太厉害,得不到手。

一日,主家婆去邻家赴席,大户趁此机会,偷偷把金莲叫到自己房中,将金莲征服于榻上……

白话金瓶梅之第三话,讲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欲知潘金莲之后的遭遇如何,敬请期待第四话。

在这一章中,武松、武大郎、潘金莲依次出场。

武松在《金瓶梅》中的出场延续了《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他正直、勇武,代表了传统儒家伦理中的忠义精神。武松的出现为小说注入了正义的力量,与西门庆等人的堕落形成鲜明对比。

武松的形象符合明代社会对忠义之士的推崇,他的行为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义”,即对正义的坚守。

同时,武松的勇武和刚毅代表了传统社会对男性气质的期待,与西门庆的纵欲形成对比,突显了道德与堕落的冲突。

潘金莲则是《金瓶梅》中第一个登场的女主角。她的出身和经历是《金瓶梅》悲剧的核心。她自幼被卖入张大户家,成年后被张大户占有,后又被嫁给武大郎。这一系列遭遇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

潘金莲的经历反映了明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她们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缺乏自主权,命运往往由男性掌控。

武松和潘金莲的故事在《金瓶梅》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武松代表正义与道德,潘金莲则象征欲望与堕落。

来源:一壶青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