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提示:在团林铺镇双碑村,年过七旬的刘新春老人,凭着热爱和情怀,淘来3000多件老物件,自发建起“新春乡村故事馆”,成为记录、弘扬农耕文化的鲜活载体。
阅读提示:在团林铺镇双碑村,年过七旬的刘新春老人,凭着热爱和情怀,淘来3000多件老物件,自发建起“新春乡村故事馆”,成为记录、弘扬农耕文化的鲜活载体。
“这个大水缸和老灶具,是从屈家岭管理区淘来的;这个蚕丝绞车和几匹老土布,是东宝区仙居乡的一位蜂友帮我寻的;这个老铁犁和玉米脱粒器,是一位蜂友在四川农家收集了寄给我的……”在刘新春的新春乡村故事馆,每一个藏品的出处他都如数家珍。
在他的馆内收藏有3000多件老物件:蓑衣、渔船、耙犁、陶器、手磨、织布机等农具,记录着人们曾经的劳作生活;粮票、布票、肉票、饲料票、车票等各种票证,蕴藏着岁月的故事……刘新春将这3000多件藏品按照80多个门类进行了区分,精心摆放在一个个展柜内,用台签标注了老物件的名称,有的还备注了详细的说明。
刘新春一直都对农业相关领域的物件抱有浓厚的兴趣,对乡村充满浓浓的情怀。他自2006年开始有意收集各式老物件,近20年的时间里,他有时亲自上山下乡去村民家中购买宝贝,有时寻朋托友帮他搜罗爱物,从未间断。
“有时候我在馆内溜达,突然觉得缺个马镫、马鞍或者牛笼嘴,我就会跑到淘宝上看看有没有卖的;刷抖音的时候,看到有卖旧物件的直播,我也会点进去购买我喜欢的东西。”刘新春打开自己的手机告诉记者,在他的手机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订购订单,还有他拍摄的值得纪念的抖音短视频。
“我不仅想自己欣赏这些藏品,还想让前来参观的人对传统农业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了解,真实感受前人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022年,刘新春遵循着这样的想法,修建起了这座新春乡村故事馆,并对外开放参观,使更多的人前来了解这段岁月。
迄今为止,周边不少学校的师生、外地的社会团体和游客,常有来新春乡村故事馆参观的,他们在这里进行推磨、推碾子、摇水车、纺线子等体验,回忆过往旧事。这座故事馆已经成为一个反映历史的窗口,人们通过参观、听讲解及实操等充分了解农业农村的过往和历史变迁。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