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个问题我很早就产生了,这个问题是: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它们在出生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终身的问题,就是活着,但各自活着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些能力表现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改变自己上。从这三个维度观察,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能力呢?
有一个问题我很早就产生了,这个问题是: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它们在出生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终身的问题,就是活着,但各自活着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些能力表现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改变自己上。从这三个维度观察,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能力呢?
在大模型以前,回答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需要广博的知识。即便你泡在图书馆里,也因为受到搜索能力、推理能力、跨界能力的局限,会望洋兴叹。
有了deepseek,回答这个问题有了可能。我化费它的时间是13秒,但它却让我在这个问题上开了窍。我得到的不仅仅是认知,还激发了我的深层思考。还有,在有了deepseek以后,我们应该如何转换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多了思考。
deepseek的回答是: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和改变自身这三个维度上,不同的生命形式在进化中形成了各自的生存能力。它用具体案例做了概括回答。
第一维度: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上:
植物有被动适应的能力,通过表型可塑性调整形态,如沙漠植物缩短生命周期、红树林的气生根适应盐碱环境;有化学防御的能力,分泌次生代谢物,如单宁酸、生物碱,抵御食草动物;有共生网络的能力,与菌根真菌建立地下营养交换系统,共享环境信息。
动物有行为调节的能力,北极狐会季节性换毛、角马有旱季迁徙的群体决策机制;有生理代偿的能力,骆驼有红细胞抗高渗、深海鱼类体内则有甘油三酯防冻;有社会协作的能力,蜜蜂用摇摆舞传递资源信息,形成群体环境认知图谱。
人类有技术延伸的能力,从衣物保暖到深海潜水器的生理功能外化;有文化适应的能力,因纽特人脂肪代谢基因突变与饮食文化的协同进化;有风险评估的能力,建立气象预测模型实现灾害预适应。
第二维度:在改造环境的能力上:
植物有微环境构建的能力,热带雨林顶层树冠会形成"绿伞效应",降低林下蒸发量;有地质干预的能力,地衣分泌地衣酸加速岩石风化,参与土壤形成;有大气调节的能力,泥炭藓固定二氧化碳能力是热带雨林的5倍。
动物有工程改造的能力,白蚁巢穴精密的通风系统能维持恒温恒湿;有资源再分配的能力,鲑鱼洄游将海洋营养输入森林生态系统;有生态调控的能力,非洲象会推倒树木维持草原和森林的动态平衡。
人类有地球系统干预的能力,人工固氮技术使全球氮循环通量超过自然过程;有跨介质改造的能力,如填海造陆、人工降雨、平流层气溶胶注射等地球工程;有信息环境构建的能力,从文字符号到元宇宙数字生态的次生环境创造。
第三维度:在改变自身的能力上:
植物有表观遗传记忆的能力,经历干旱的植物后代会保留抗旱基因甲基化标记;有克隆增殖的策略,竹类通过地下茎无性繁殖快速占领生态位;有细胞全能性,单个植物细胞可发育成完整植株。
动物有共生进化的能力,深海管虫完全退化消化系统,依赖化能合成细菌共生体;有表型迟滞现象,变色龙肤色变化既响应环境也受情绪状态调控。
人类有神经可塑性,伦敦出租车司机海马体随导航经验发生结构性增长;有意识重构能力,通过冥想训练改变默认模式神经网络连接强度;有基因编辑的能力,CRISPR技术实现跨代际遗传信息改写;在认知上革命,虚构故事能力使大规模陌生人协作成为可能。
说说我的感触。我不由想起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诗句,“万类”指世间万物,包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万类霜天”描绘出在秋天的时节里,世间万物都呈现出的各自状态和生机。
植物和动物受地理位置、时间空间、低级物种的局限,在生存能力上和人自然相形见绌,但是它们没有气馁,一样顽强努力,创造自己不同的能力,让人类叹服和尊敬。
我们人类的生存能力是最多的,有语言的能力、传播的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推理的能力、想象的能力、组织社交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虚构的能力、连接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有的是自己创造的,有的是老天爷给予的。人类尽管有如此多的能力,但并不是人人都在主动表现主动学习,有的甚至表现怯懦,不珍惜生命。我们应当有这种“竞自由”的精神风貌,呈现人生最好的能力和努力。
来源:老钱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