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198879
参考文献:
1. 《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198879
2. 《中医脾胃病学》,李乾构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ISBN:9787513201518
3. 《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2022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大便不成形?以为是吃坏肚子了。
口里发苦?以为是昨晚重口味吃多了。
胃不舒服?以为是压力大,消化不良。
喉咙发堵?以为是感冒,咽炎犯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症状可能是同一个“幕后黑手”搞的鬼?
没错,很多时候,我们身体的各种小毛病看似毫无关系,实则串联起来就是一整条逻辑链。
这些症状往往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胃肠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胃湿热、胃食管反流(GERD)或肠道菌群紊乱。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作息混乱,情绪焦虑,导致胃肠道不堪重负。
你的胃肠道,可能比你还委屈。
这一系列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讲真,大便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它能反映你的饮食,还能直接透露你的健康状况。
大便不成形,又稀又黏,擦不干净?这通常意味着脾虚或肠道菌群失衡。
· 脾虚:中医讲“脾主运化”,脾虚了,水湿代谢不良,导致大便偏稀、粘腻。
· 你吃再多补品,脾虚不解决,吸收还是个问题。
· 肠道菌群失衡: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大便形态影响极大。
· 吃太多重口味、高油高糖食物,肠道有益菌减少,坏菌增多,拉出来的“作品”自然也不太理想。
怎么办?
✔饮食清淡,少吃油腻、甜食,尤其是烧烤、炸物。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红薯。
✔适当补充益生菌,比如酸奶、泡菜,但别过量,以免适得其反。
2.口苦?别再怪“昨天吃太咸”了!早上起来口苦,感觉嘴巴像被苦瓜刷过?
这可能是肝胆湿热或者胃食管反流的信号。
· 肝胆湿热:熬夜、爱吃辛辣油腻、压力大,都会导致肝胆“上火”,胆汁异常分泌,进而影响口腔环境。
· 胃食管反流:胃酸倒流到食道,甚至影响口腔,带来苦味或酸味。
· 如果你同时有烧心、嗳气,那就更坐实了胃反流的可能性。
怎么改善?
✔少熬夜!肝胆喜欢你早睡,最好在11点前入睡。
✔少吃油炸、辛辣、重口味食物,尤其是夜宵党,请珍惜你的胆汁。
✔饭后别立刻躺平,胃酸反流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胃不舒服,时不时胀气,吃了点东西就觉得撑?
这可能是胃动力不足,或者胃酸分泌异常。
· 胃动力不足:长期饮食不规律、压力大,胃的蠕动能力下降,食物滞留时间变长,导致胃胀、反酸。
· 胃酸过多或过少:胃酸过多容易烧心,胃酸太少则影响消化,导致食物在胃里“赖着不走”。
怎么调理?
✔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别让胃负担过重。
✔饭后适量运动,比如散步10-15分钟,促进胃排空。
✔减少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的摄入,它们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
你以为是咽炎?其实可能是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到食道,甚至刺激咽喉,就会让你感觉喉咙有异物感、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这在医学上叫做“咽喉反流”,和单纯的胃反流不同,它的症状主要在喉咙,比如:
· 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卡着
· 早晨起床嗓子发干、发痒
· 偶尔会有点轻微的咳嗽
怎么缓解?
✔睡觉时垫高枕头,减少胃酸往上跑的机会。
✔晚上少吃太饱,特别是睡前两小时别进食。
✔戒烟戒酒,烟酒都会加重胃酸反流。
别以为胃病是现代人才有的烦恼,古人也被折磨得够呛。
· 《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脾胃健康,人才有精气神。
· 苏东坡嗜吃美食,晚年因胃病频频发作,甚至写诗自嘲:“长因送酒食,笑问胃中愁。”
· 古人用山楂、陈皮、麦芽等调节消化功能,现代中医也常用这些来改善脾胃问题。
你有没有发现,胃肠的问题,往往和情绪、作息、饮食息息相关?
现代人压力大,饮食没谱,作息混乱,胃肠成了“情绪垃圾桶”,啥都往里倒,最后自己受罪。
别等胃肠“罢工”了才后悔。现在开始,好好吃饭、规律作息、调整情绪,你的胃肠会感激你的!
来源:快来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