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播、AI助教,“入职”这所大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3 11:35 3

摘要:在AI技术迅猛迭代的当下,一向走在传媒产业领域前列的中国传媒大学,率先于全校范围内更新软硬件设施,在课程内容与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系统中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AI主播、AI助教纷纷上线,让AI赋能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环节。

短视频音乐编辑课程

文 | 徐丽梅

在AI技术迅猛迭代的当下,一向走在传媒产业领域前列的中国传媒大学,率先于全校范围内更新软硬件设施,在课程内容与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系统中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AI主播、AI助教纷纷上线,让AI赋能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环节。

AI主播或可代替播音学生

“我们学院主要培养对产业适配度极高的应用型音乐人才,目前,音乐学学科方向设有音乐编辑和音乐传播两个专业,根据当下的社会语境及学校的定位,这两个专业在相关课程中积极运用文字生成视频等AI技术,助力学生在学术资料搜集、内容整理,以及文字润色与优化等方面提升效率。”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萧萍介绍,与文字生成视频/音频相关的课程,例如广播音乐编辑课程,过去需请播音系同学帮忙录制声音,如今可采用AI生成人工主播声音,后续再运用编辑后期调校技术,对AI主播的声音进行修音、后期混音等技术处理,解决AI生成的声音在换气、情感、语气衔接方面不自然等问题。

短视频音乐编辑课要求学生能够策划、拍摄短视频,凸显配乐特征,实现音画紧密结合。课堂上运用文字生成视频作为辅助手段,学生们创作出精良的结课作业,其中80%是由AI生成,以及在AI辅助下完成音乐编辑。

视听语言课程增添了用AI配乐的内容,让同学们在课上体验如何生成AI配乐,即运用豆包、kimi等市场上大众广泛接受的软件程序为短视频配乐,鼓励学生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即融合人脑的创作经验和已有的AI技术共同完成作业。

萧萍总结,AI替代了一部分重复性、基础性的编辑工作,给学生带来诸多便利。同时,AI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举例来说,有的学生对AI主播的声音不做任何后期的调校、细化处理或优化,这类作品必然不合格,因为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缺乏艺术灵气,不具备个人创造中最精彩的创意点。

培养跨学科思维,

不断get新技能

“我之前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音乐学,考入中传之后,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各专业设置均基于跨学科的思维模式,与传统的专业音乐院校大不相同。例如,各专业都极为强调动手能力,注重与科技的融合。”大一学生陈睿介绍,通过AI思维课程,她不仅掌握AI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工具、大模型的原理、应用等知识,还参与了有趣的课程实践。而计算机思维概论课程助力大家转变固化思维,运用计算机程序构建新的思考模式;使用AI工具时,学会更好地驾驭DeepSeek,比如,制作演讲稿PPT或查阅资料时,知晓怎样抛出问题、提出要求才能获得更满意的答案。

音乐产业专业研一学生叶露认为,跟随导师做项目收获颇丰——从前期筹划准备到后期的宣传推广、落地实施等各个环节,自己都有机会在不同程度上实践、尝试,在此过程中,写作、交流、策划、科研能力均得到提升,对未来就业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通过音乐产业相关的丰富课程体系,从市场角度洞察音乐产业的发展动向,包括比较前沿的AI与人类的经验交互等,会引发大家更为深入的思考。

AI助教批作业为教师减负

去年起,中国传媒大学启动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鼓励教师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其应用于教学与科研,让AI赋能教学科研;另一方面,学校升级了教学硬件设备,一般教室均配备有智慧学伴、智能助手、AI中传等特定的人工智能设备,并嵌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实时的AI互动。

萧萍介绍,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全面应用人工智能,例如,AI小助教能够出题、收作业和批改作业;AI考勤管理、AI课程评价等辅助教学设置也投入使用,以往这些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等工作会耗费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大量精力,有了AI应用后,相关教职员工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她说,人工智能赋能高校音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高校音乐教育向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教育理念转变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音乐编辑课程中,已有学生利用AI音视频生成技术制作结课短视频作业,也有部分学生参加校内外的AI创意大赛并取得良好成绩;还有本科学生受AI音视频创作的启发,拓宽了学术视野,积极申请国外音乐高校的AI音乐科技方向研究生。

来源:音乐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