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肝脏疾病多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困扰。但如今,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显现:肝病正不断向年轻人“靠拢”。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慢性肝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年轻患者占比持续上升。在60岁以下人群中,肝癌发病率与致死率居高不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肝病盯上了年轻人?
以往,肝脏疾病多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困扰。但如今,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显现:肝病正不断向年轻人“靠拢”。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慢性肝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年轻患者占比持续上升。在60岁以下人群中,肝癌发病率与致死率居高不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肝病盯上了年轻人?
不良生活习惯成主因
熬夜常态化:当下年轻人熬夜现象普遍,追剧、玩游戏、刷手机,常至凌晨。中医认为,每晚11点到凌晨2点是肝胆经气血旺盛、肝脏排毒养血的时段。长期熬夜,肝脏无法正常工作,生物钟紊乱,代谢失调,自我修复功能受损。
酒精摄入过量:聚会、应酬中,酒频繁出现。研究表明,每日饮酒者患脂肪肝概率比不饮酒者高5至25倍。酒精在肝脏分解代谢,长期大量摄入,肝细胞受损,引发炎症、脂肪堆积,易发展为酒精性肝病,严重时可致肝硬化、肝癌。
饮食结构失衡:年轻人偏好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像炸鸡、奶茶等。长期食用,热量过剩转化为脂肪堆积,包括肝脏。且外卖饮食单一,营养缺乏,影响肝脏代谢。长期素食者若搭配不当,也易因脂肪代谢异常患脂肪肝。
运动量严重缺乏:年轻人工作学习繁忙,久坐不动,体育锻炼少。新陈代谢减缓,脂肪堆积,肝脏负担加重,增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
工作压力助推肝病风险
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常熬夜加班,精神紧张。这影响内分泌,致激素失衡,干扰肝脏功能。压力还易引发焦虑、抑郁,部分人借此吸烟、酗酒,进一步增加肝病风险。
药物使用潜藏隐患
部分年轻人自行服用保健品、减肥药,却不知其中可能含肝毒性成分。生病时不遵医嘱,随意增减药量或混服药物,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病毒感染风险不容小觑
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病主要经血液和体液传播。年轻人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如纹身、洗牙用未消毒器械,或性行为不防护,易感染肝炎病毒。
年轻人若想远离肝病,需从生活细节入手,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合理减压,避免滥用药物,注意个人卫生与环境保护。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肝脏问题,守护肝脏健康。
来源:肝病专家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