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闽中的竹神信仰:森林里的“红衣麻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3 18:37 2

摘要:闽中多供奉红衣竹神,即“麻公”,山民敬称为“麻公尊王”或“麻公尊神”,神像特点独树一帜:赤面绯袍。麻公身披明代绯色文官官服,腰悬玉带,足踏皂靴。明代官制中,绯袍乃四品以上官员专属,补子纹样更显尊贵——或绣行龙穿云,或饰仙鹤锦鸡,俨然一副封疆大吏的姿态。一般而言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文 /林鸿东

闽中多供奉红衣竹神,即“麻公”,山民敬称为“麻公尊王”或“麻公尊神”,神像特点独树一帜:面绯袍。麻公身披明代绯色文官官服,腰悬玉带,足踏皂靴。明代官制中,绯袍乃四品以上官员专属,补子纹样更显尊贵——或绣行龙穿云,或饰仙鹤锦鸡,俨然一副封疆大吏的姿态。一般而言,自然神会有一个演化成人格化形象的过程。麻公信仰显然就是竹神演化成人格化形象的结果。麻公采用文官形象,很可能是世俗权力或文人风范在山民心中的投射结果。麻公尊王的原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了解。

麻公庙宇不似一般庙堂恢弘,多与森林幽涧浑然一体。在闽中深山,其形制多采用极简的神坛方式,或叠垒毛石作神龛,或搭构半人高的木阁。神坛常隐于溪畔巨木树荫之下,远望如坟茔孤耸,近观则香灰积厚,红布垂幡。闽地神灵,常见三位一体的分灵传统,如厦门市翔安区清水祖师的三祖之说。闽中麻公尊王,同样有三位一体的说法。据称,麻一尊王为萧世林,麻二尊王为金世逢,麻三尊王为康世德。这就是“麻公三圣”。麻公三圣当是竹神演化成人格化形象后因应职能裂变的的又一次神格进化。麻一尊王,大致还保持了麻公尊王的特点,如绯袍文官形象,麻二尊王与麻三尊王则是武将形象。

三、红衣暗喻:与朱衣神的巧妙呼应

明清时期,闽中竹业发达尤其纸业。纸业又催生雕版业,有益于科举。竹神以文官形象出现有合理之处。麻公的红衣特点,让我想起神秘的朱衣神。明张岱所撰《夜航船》一书载有“朱衣点头”典故,称欧阳修任考官查阅考生考卷时,老是感觉其座位后面站着一位朱衣人,只要朱衣人点头的考卷文章,都会不知不觉入选,欧阳修每次回头看时,却又不见人影。以此典故,有诗句流传甚广,这就是:“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朱衣神因此成为五文昌之一。麻公与朱衣神的服饰巧合,为麻公的可能原型增添了更为开阔的想象空间。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来源:鹭客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