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小麦旺长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一个关键问题。合理使用控旺药能够有效调节小麦生长,防止倒伏,提高产量。然而,掌握正确的控旺药喷施时机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控旺效果以及小麦的最终收成。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小麦旺长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一个关键问题。合理使用控旺药能够有效调节小麦生长,防止倒伏,提高产量。然而,掌握正确的控旺药喷施时机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控旺效果以及小麦的最终收成。
一、小麦生长周期与旺长特征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多个生长阶段,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旺长现象。在冬前,若播种过早、基肥中氮肥过量,麦苗可能会生长过快,叶片宽大、分蘖过多,形成冬前旺长。这种旺长麦苗抗寒能力弱,易遭受冻害。春季返青后,随着气温升高,小麦生长迅速,若此时群体过大、光照不足,也会导致旺长,表现为茎基部细长、节间拉长,后期极易倒伏。
二、控旺药作用原理及适宜时期
1.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这一时期是小麦喷施控旺药的黄金时段。在分蘖末期,小麦群体基本确定,此时若发现有旺长趋势,及时喷施控旺药,能有效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控旺药中的有效成分,如多效唑、烯效唑等,能够抑制植株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从而阻碍细胞伸长,使小麦基部节间缩短、变粗,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进入拔节初期,小麦茎秆开始快速伸长,此时控旺药仍能发挥作用,进一步调控节间生长,塑造合理株型,为后期小麦的稳健生长奠定基础。例如,在实际生产中,在这一时期合理喷施控旺药的麦田,相比未喷施的麦田,倒伏率显著降低,且成穗率和穗粒数有所增加。
2.避免过早或过晚喷施:过早喷施控旺药,小麦幼苗还处于生长初期,对药剂较为敏感,可能会过度抑制生长,导致麦苗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影响小麦的群体结构。而过晚喷施,小麦茎秆节间已经伸长,控旺药难以对已伸长的节间产生明显作用,无法有效降低株高,也就难以达到预防倒伏的目的。此外,过晚喷施还可能影响小麦的孕穗和灌浆,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影响产量。
三、影响喷施时机的因素
1.品种特性:不同小麦品种对控旺药的反应和生长特性有所不同。一些分蘖力强、植株较高、容易倒伏的品种,应适当提前关注旺长情况并及时喷施控旺药,以更好地控制株高和促进分蘖成穗。而对于一些本身植株较矮、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可根据实际生长情况,适当推迟喷施时间或减少喷施剂量。
2.气候条件:气候对小麦生长和控旺药喷施时机影响显著。在暖冬年份,小麦生长速度加快,旺长风险增加,应适当提前喷施控旺药,抑制小麦徒长。相反,在寒冷年份,小麦生长缓慢,喷施控旺药的时间可适当推迟。此外,喷施控旺药时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避免在高温、强光时段或即将降雨前喷施。高温强光可能导致药剂分解过快,降低药效;降雨会冲刷掉叶片上的药剂,影响吸收效果。
3.土壤肥力和种植密度:土壤肥力高、种植密度大的麦田,小麦生长旺盛,容易出现旺长,应适时早喷控旺药。而土壤肥力较低、种植密度较稀的麦田,小麦生长相对较弱,喷施控旺药的时间和剂量需谨慎把握,以免过度抑制小麦生长。
小麦控旺药的喷施时机需综合考虑小麦生长周期、品种特性、气候条件以及土壤肥力和种植密度等多方面因素。只有精准把握时机,合理使用控旺药,才能有效控制小麦旺长,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
来源:天山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