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发展难,可不只是环境不好,主要是一直困在老一套的生活方式里,有劲使不出。
上周我回村探亲,跟小时候的伙伴聚了聚。
几杯酒下肚,他就开始诉苦。
在农村,不少30到40岁的人看起来日子平静,实则困在难题里:
想改变,可村里条件差,没资源;
想突破,信息不通畅,没好门路;
想守着老本行,传统农业挣不了几个钱,生活开销却越来越大。
缺资源、少门路、难维持,这些问题把人折腾得没辙,无奈得很。
农村发展难,可不只是环境不好,主要是一直困在老一套的生活方式里,有劲使不出。
今天我就给大伙讲讲这8个办法,希望能让咱农村人在创业路上清醒清醒,找到新出路。
以前,咱父辈靠着那一亩三分地,春天种、秋天收,觉得这就是安稳日子。
可现在,光种粮食,刨去买种子、化肥、农药这些农资的钱,剩不了几个子儿。
市场行情还老是变,农产品价格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按老办法种粮、养猪养鸡,根本扛不住风险。
经济学里有个说法,叫“创新驱动”,这在农村也一样管用。
要是一直按老皇历办事,就像逆水划船,不往前走就得往后退。
真正能在农村站稳脚跟、过上好日子的,都是敢创新、能找到新路子的人。
从现在起,咱得学新农业技术,试试种点稀罕的、养点特别的,打造自己的特色农业,把优势立起来。
到时候你就知道,农村致富的窍门,就在敢打破老传统的人手里。
常听人说,在农村,累点没啥,能多挣钱就行。
于是大伙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累得身体吃不消也不在乎。
可时间长了,腰也疼了,胃也出毛病了,以前干活攒下的钱,全送医院了。
在农村,家庭就是生活的顶梁柱,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比啥都强。
要是家里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个不停,关系闹得僵,挣再多钱也不幸福。
有研究发现,农村家庭幸不幸福,关键就看家人身体好不好,关系和不和谐。
所以,咱得顾好身体,维护好家庭。重活累活别硬扛,家里有矛盾赶紧坐下来好好说。
身体棒、家庭顺,才有心思搞事业。
咱农村人去做个体检,可比一年到头汇报地里收了多少粮食重要多了。
《农村致富经》这本书里讲过,农村家庭要是只有一种挣钱的路子,遇到点事就顶不住。
比如说,光靠种地,要是赶上旱灾、涝灾,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但要是一边种地,一边搞点养殖,农闲时再在网上卖点农产品,就算其中一样不挣钱,其他的还能维持生活。
在农村想多挣钱,得讲究个方法,我给大伙说个“442法则”:40%的精力放在种地这些主业上,40%用来发展副业,像加工农产品、做农村手工艺品,剩下20%去试试新的赚钱路子,比如搞乡村旅游服务。
白天你是种地的好把式,晚上就可以变身手艺人,或者开直播卖农产品,还能把自家房子改成民宿,接待游客。
你也可以把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拍成短视频,吸引城里人关注,这也能挣到钱。
要想家里经济稳当,就得让挣钱的路子多起来。
农村生活没有绝对安稳的,只有提前准备好,老路子走不通的时候,还有别的路能走。
咱每个在农村创业的人,每次拿到收入的时候,都得问问自己:要是创业失败了,家里的积蓄能撑多久?
农村创业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创业砸了,全家经济就跟着遭殃。
在农村创业,到处都是风险,市场需求变了、政策调整了,都可能让创业打水漂。
所以,咱一边努力创业,一边还得把钱存好。
就像农村出身的明星王宝强,出名前就知道存钱,他说那是自己在演艺圈闯荡的底气。
咱农村每个家庭都得存一笔“救命钱”。
每次有收入了,拿出一部分单独存起来。
平时花钱得省着点,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别花钱买;不是非买不可的东西,坚决不买。
银行账户里有钱,心里才踏实。
要是创业碰到困难,这笔钱能帮你渡过难关。
时间长了,咱农村有些人年少时候的志气没了,就琢磨着怎么搞好人际关系。
逢年过节给村里干部送礼,想法子和村里有点资源的人套近乎。
可真到自己需要帮忙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关系”根本不管用。
在农村,大家更看重一个人有没有真本事。
就拿村里修路来说,要是有人能拉来赞助,或者出主意让工程顺顺利利的,大伙都会高看他一眼。
所以,咱别老想着怎么和人搞好关系,把这精力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别光想着讨好别人,把时间花在给村里做点实事上。
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不是看酒桌上能喝多少酒,而是看能给农村发展解决多少问题。
等你本事大了,能给村里带来好处了,村民自然尊重你,村里有啥发展机会,也会先想到你。
现在农村发展得快,不少年轻人带着新想法、新技术回到村里。
你熬夜收割庄稼,人家用无人机播种,效率比你高多了。
你辛辛苦苦跑市场卖农产品,人家在网上开个直播,订单就源源不断。
和年轻人比体力,咱农村的“老庄稼把式”可比不过。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过,生活得靠自己去争取、去奋斗。
咱农村这些30到40岁的人,得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
要是真和年轻人竞争,就比怎么用多年攒下的人脉,给农产品打开销路;
怎么把村里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搞个特色项目。
想在农村发展得好,就得把自己的经验优势发挥出来,做到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做得更好,别人做得好的我做得更精。
咱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对村子熟悉,人脉也广,这就是咱和年轻人竞争的本钱。
这几年能明显感觉到,在农村,手里没钱又没创业经验的人,犯错的代价太大了。
咱农村创业的人,大多既缺资金,又缺经验。
年轻的时候,还能凭着一股冲劲,随便试试各种创业项目。
可现在上有老下有小,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每一次投资都关系到全家的生计。
前几年,邻村有人养羊挣了钱,我们村好多人眼馋,也跟着投资养羊,结果市场上羊太多了,价格大跌,好多人赔得底儿掉。
想找新出路是好事,但不能瞎跟风。不干传统农业了,也不代表就能轻轻松松创业成功。
咱可以选一些花不了多少钱的创业项目,比如做农村自媒体、搞农村电商服务,先小成本试试水。
要是盲目折腾,很可能让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说到底,咱农村创业得稳稳当当,慢慢创新,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农村有句老话,说人过三十,半截入土。
好多农村人被这种老观念影响,觉得自己不行,碰到新东西就打退堂鼓。
电商火起来了,让他们在网上卖农产品,他们就说自己不懂技术,干不了。
乡村旅游兴起了,别人都在搞特色民宿,他们又说自己没钱、没经验,弄不了。
农村发展专家温铁军说过,农村从来不缺机会,缺的是敢去试试的人。
咱人到中年,在农村要是不积极往前冲,很容易就被时代落下了。
年纪越大,越得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我认识一个农村朋友,村里其他人都觉得搞农家乐太麻烦,就他愿意学经营知识,把自家院子改成了农家乐;
后来乡村采摘游火了,大家又嫌投入大,他却二话不说,承包土地种上水果,吸引游客来采摘。
最后,他成了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农村生活越难,咱越得积极乐观。
在农村发展的后半程,能成功的,都是那些敢突破自己的人。
只有不停地尝试新东西、搞创新,才能在农村闯出一片好天地。
30岁,对咱农村人来说,是个关键的转折点。
好多人觉得是农村环境不好,才限制了发展,日子过不好。
但其实,真正让农村生活难改变的,是自己不敢尝试,没做好准备。
咱农村想创业的人,要是一直按老样子做事,肯定实现不了梦想。
记住,要大胆尝试新事物,咱农村才有希望过上好日子。
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对大伙有点帮助,大家一起加油!
点个转发,与朋友们共勉。
来源:学IT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