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薛涛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籍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父亲薛郧原本是长安的官吏,工于诗并善书法。在父亲的熏陶下,薛涛自幼聪敏善辩,不仅能写诗,还知晓声律,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在她八九岁时,父亲薛郧指着井边的梧桐树让她续写下一句,薛涛很快回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才貌双绝。
1. 早年经历与家庭背景:
薛涛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籍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父亲薛郧原本是长安的官吏,工于诗并善书法。在父亲的熏陶下,薛涛自幼聪敏善辩,不仅能写诗,还知晓声律,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在她八九岁时,父亲薛郧指着井边的梧桐树让她续写下一句,薛涛很快回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诗句对仗工整,意境开阔,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情,令人惊叹。
然而,薛涛还未成年时,父亲薛郧突然离世,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故。从此,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家庭的变故让薛涛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但也培养了她坚韧独立的性格。
2. 沦为营妓: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 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欣赏薛涛的才华,召令她侍酒赋诗,薛涛因此入了乐籍,成为一名营妓。当时的薛涛年仅十六岁,凭借着自己的美貌、才艺以及出色的诗才,很快在社交场合中声名鹊起。
她时常跟随韦皋周旋于各种达官显宦、文人名士之间,她的诗歌和才情得到了众人的赞赏和认可,慕名而来想见薛涛的人络绎不绝。她的才华和美丽使她成为了当时社交界的一颗耀眼明星,但这种生活也让她身处复杂的官场和社交环境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许多风雨。
3. 被罚松州与《十离诗》:
薛涛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且涉世未深,不谙官场中事,难免恃才傲物,这也为她带来了祸端。在韦皋幕府约四五年后,她因触怒韦皋,被罚往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此处正是唐王朝与吐蕃交战的最前线。
在战火纷飞的边城,薛涛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边城百姓与驻军生活的艰辛。饱经战乱之苦的她,两度向韦皋献诗《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希望得到韦皋的赦令,但未能打动韦皋。为求得一线生机,薛涛不得不忍辱负重写下《十离诗》,自比离开主人的犬、离开手的笔、离开厩的马、离开笼子的鹦鹉等,把韦皋比作自己依附的主人。《十离诗》文字优美,情感真挚,用谦卑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悔过和对韦皋的依赖,终于打动了韦皋,薛涛被召回成都。
4. 脱离乐籍与流连幕府:
回到成都后,薛涛就脱离了乐籍,以艺伎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她与历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史料记载与她有唱和往来的节度使有韦皋、高崇文、武元衡、王播、段文昌、李德裕六人。
唐朝幕府势力强盛,幕府之中聚集了许多名人雅士,与薛涛往来酬唱的文人名士有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王建、张籍、张祜等二十人。这段时间是薛涛诗歌创作的主要阶段,她留下了大量的唱和诗作,诗名远扬。
5. 爱情经历与元稹:
薛涛曾与元稹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当时 42 岁的薛涛与 31 岁的元稹一见钟情,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元稹离蜀返京后移情别恋,这段感情无疾而终。这对薛涛的打击很大,她在感情上受到了重创,从此心灰意冷,不再对爱情抱有幻想。
6. 晚年生活:
晚年时期,薛涛离开浣花溪,移居到成都市区的碧鸡坊(今成都金丝街附近),身着女冠服,建了一座“吟诗楼”,潜心研究书法,安静地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大和六年(832 年)冬天,段文昌镇守成都时,薛涛已经去世。为纪念薛涛,段文昌亲自为她撰写了墓志,并题写《唐女校书薛洪度墓》碑文。
薛涛一生创作丰富,曾有《锦江集》五卷,500 首诗歌,但大部分诗作在流传中散佚。《全唐诗》中收录薛涛诗歌 88 首,另有《续父井梧吟》残句 1 句。近代张蓬舟《薛涛诗笺》中收录薛涛诗歌共 91 首。她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交游酬赠诗、咏怀诗、山水纪行诗、爱情闺怨诗、边塞诗、服饰诗等。其诗歌用语晓畅通俗,诗风雅正、含蓄,境界开阔明朗,兼具女性特质和男性风骨。她自制的“薛涛笺”也享誉千载。薛涛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