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扬鞭奔新程 携手并肩创佳绩——耀州区2025年经济工作展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4 09:24 2

摘要:2025年,耀州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加快推动“一城三区三高地”建设,

数字经济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2025年,耀州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加快推动“一城三区三高地”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耀州新篇章。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粮食产量8万吨以上。

聚焦产业发展,始终保持经济稳中有进

全面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落实好“五位一体”包联、5A要素保障等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总投资500亿元的112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投向,超前谋划一批牵动性大、撬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全年动态储备项目100个左右,总投资200亿元以上,争取资金25亿元以上。瞄准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用好产业链招商图谱,坚持内外资招引一体推进,全年招引落地项目100个以上,实际使用资金增长10%以上。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紧盯“煤炭稳产、洗煤增量”,建成投用秀房沟煤矿洗煤厂,开工建设关庄洗煤厂,全年原煤产量稳定在600万吨,洗煤产量达到90万吨以上。聚焦“水泥增质、熟料提效”,完成冀东水泥脱硝改造、凤凰建材节能减排等总投资5.4亿元的9个技改项目,确保水泥、熟料产量分别达到800万吨、700万吨。瞄准“风、光、电”等新能源领域,扩面推广克坊、朱村光伏光暖模式,加快推进投资24亿元的中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投资4.5亿元的华润药光互补、投资8.4亿元的绿联储能电站、投资6.5亿元的零碳园区等一揽子项目,构建多能互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力争把耀州区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储能节点城市。全年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壮大发展园区经济。做深做实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煤—电—铝”联产联营产业链,实施好年产15万吨再生铝综合利用、年产10万吨铝箔新材料等总投资39.7亿元的10个项目,力争园区产值突破240亿元。培强耀州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优势主导产业,建成投用投资5亿元的世茂铜基新材料、投资3亿元的忠于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投资5.5亿元的黑马中航玻璃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60亿元的玲珑轮胎、投资3亿元的华腾纳米碳酸钙四期、投资3亿元的光控瑀宏生物科技等项目,力争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推动数字电商产业园区创新融合发展,建成投用投资1.5亿元的证通云数据中心,开工建设投资1亿元的红色智算中心,推动20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全面激发消费活力。深入挖掘内需潜力,精心举办“耀您购”促消费活动,大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数码产品和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持续优化县域商业体系,完成30家以上乡村便利店改造,畅通农产品“进城”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壮大红色游、康养游、冰雪游,创新特色民宿、文旅街区、沉浸体验等业态,推动餐饮老字号示范创建,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能。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健全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户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

聚焦改革开放,全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加快建设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创新平台5家以上,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5支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0家。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实施好低空经济创新港、无人机巡查巡检等项目,扩展小麦“一喷三防”、土地确权、森林防灭火等低空服务和应用场景。探索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激励政策,积极推广“进企入校”“校招共用”等模式,柔性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60名以上,培养中高级专技骨干100名以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紧抓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契机,创新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力争更多“全国首单”“陕西首单”在耀落地。深化“标准地”改革,开展亩均效益分析评价。加快实施新一轮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为5100家小微企业融资贷款20亿元以上。优化民营企业对接服务机制,完善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区级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措施,鼓励民营企业敢干敢闯敢投。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规范涉企执法,集中整治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行为,以政府更加有为促进市场更加有效。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好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建好用好中乌农业科技示范园、新疆泽普县青砧矮化苹果种植等项目,推动耀州苹果种苗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深化东耀全方位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技术扩散,开启全方位合作新征程。认真落实外资准入政策措施,引进外资企业3家以上。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陕西自贸区等开放平台,扩展跨境电商和对外贸易,新增外贸企业2家以上。

聚焦“三农”工作,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提质发展现代农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持续深化“五良协同”,建成投用国家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新增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7万亩以上。推动特色农业“链群同构”,建成投用投资1.5亿元的15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实施好“青砧中国根”苗木示范基地、“寿光模式”阳光大棚、绿色循环农业示范等总投资13.8亿元的12个重点农业项目,推广新优苹果品种2000亩以上,果园面积稳定在28万亩,香菇年产500万棒,种植蔬菜2万亩。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动“一心两翼三线”示范创建,建好柳林全国红色美丽村和4个省级示范村、11个市级重点村。优化细化县域镇村体系布局,完成43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00户以上。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改善农村道路20公里以上。持续深化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模式,加快推进石柱、瑶曲、小丘、关庄等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有力有效保障6.8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顺利通过省级数字乡村试点评估验收。

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巩固衔接政策措施,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广石柱镇“府院联动、送法进村”经验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行“一业一协会”“一镇一站点”“一村一企业”经营模式,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家,新型经营主体保持在700家以上。健全人才服务乡村制度,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培训,落实各类惠农政策,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工作队伍。

聚焦民生关切,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加大“秦云就业”“铜易就业”等平台推广,引导经营企业稳岗扩岗,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有效发挥38家社区工厂作用,推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建成投用公共实训基地,精准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持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全年培训800人次以上。加大财税、金融对稳就业的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以上。健全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劳动纠纷调解机制,常态长效治理欠薪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深化“名校+”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加快推进“双创”工作,开工建设庙湾中学、小丘中学等校园提升改造项目,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建成投用锦阳新城高级职业中学,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做好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开工建设疾控中心能力提升项目,推动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全覆盖,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惠及群众。实施好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项目,打造药王故里中药材炮制技艺传承基地。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建成5家镇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工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庙湾、锦阳等4个镇办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全面落实扶孤、助残、济困各项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深化精准帮扶。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强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落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参保人员生育医疗待遇。扎实开展双拥工作,支持国防动员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服务。(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郭雷)

来源:耀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