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贫血的血液制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4 06:09 2

摘要:特点:通过单采技术收集,1单位血小板计数≥2.5×10¹¹。

治疗贫血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快速纠正严重贫血或支持特定病理状态下的氧供需求。以下是常用的血液制品及其适应症、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制品

1. 红细胞悬液(浓缩红细胞)

- 成分:去除大部分血浆的红细胞,血细胞比容约55%-80%。

- 适应症:

- 急性失血性贫血(创伤、手术出血)。

- 慢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且Hb<60 g/L伴严重症状(心衰、呼吸困难)。

- 溶血性贫血危象(如镰状细胞病急性胸痛综合征)。

- 剂量:

- 1单位红细胞悬液(约200-300 mL)可提高Hb约1 g/dL(成人)。

- 儿童:2-3 mL/kg可提高Hb约1 g/dL。

2. 洗涤红细胞

- 特点:通过生理盐水洗涤去除血浆蛋白、抗体及钾离子。

- 适应症:

- 严重过敏反应史(如IgA缺乏患者)。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减少补体激活风险)。

3. 辐照红细胞

- 处理方式:通过γ射线灭活淋巴细胞。

- 适应症:

- 免疫抑制患者(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化疗后)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4. 冷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 特点:长期保存(-80℃可存10年),解冻后需去除甘油。

- 适用场景:

- 稀有血型(如Rh阴性)患者的应急储备。

二、全血

- 成分:含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 适应症:

- 急性大出血(失血量>30%血容量)需快速恢复血容量和携氧能力。

- 限制:

-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储存中易失活,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

三、血小板制品

1. 单采血小板

- 特点:通过单采技术收集,1单位血小板计数≥2.5×10¹¹。

- 适应症:

- 骨髓衰竭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血小板<10×10⁹/L或活动性出血。

- 注意: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仅在危及生命时输注。

四、血浆制品

1. 新鲜冰冻血浆(FFP)

- 成分:含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V、VIII因子)。

- 适应症:

- 贫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如DIC、肝病)。

- 与贫血相关性:主要用于纠正凝血异常,而非直接改善贫血。

五、特殊血液制品的应用

1. 造血生长因子(非血液制品,但需提及)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 用于肾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刺激骨髓红系造血。

- 罗沙司他(HIF-PHI):

- 口服药物,通过稳定低氧诱导因子(HIF)促进EPO分泌和铁利用。

六、输血的注意事项与风险

1. 输血指征严格化

- 慢性贫血:Hb<60 g/L或伴严重症状(心绞痛、呼吸困难)时考虑输血。

- 急性贫血:结合失血速度、循环状态综合评估(如创伤患者Hb<70 g/L需紧急输血)。

2. 输血风险

- 急性反应:

- 过敏反应(荨麻疹、支气管痉挛)。

- 溶血反应(ABO血型不合)。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 迟发风险:

- 铁过载(长期输血者需祛铁治疗)。

- 同种免疫(产生红细胞或血小板抗体)。

3. 输血前准备

- 交叉配血:确保供受体血型相容。

- 感染筛查:供血者需检测HIV、HBV、HCV、梅毒等。

七、替代治疗与血液制品的选择

1. 限制输血的情况

- 慢性病贫血:优先治疗原发病(如抗炎、补铁)。

- 缺铁性贫血:口服/静脉补铁为主,输血仅用于极重度贫血(Hb<40 g/L)。

2. 特殊疾病管理

- 地中海贫血:长期输血需联合祛铁治疗(地拉罗司、去铁胺)。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风险高,仅用于危及生命时(交叉配血困难可输注洗涤红细胞)。

总结

血液制品在贫血治疗中主要用于 急性纠正缺氧 或 支持慢性骨髓衰竭,核心原则包括:

1. 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过度输血,优先病因治疗。

2. 个体化选择制品:如洗涤红细胞用于过敏体质,辐照血用于免疫抑制者。

3. 关注长期风险:铁过载、同种免疫需积极管理。

来源:要健康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