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我特别想出去走走,运动一下,我在家闷得人都要长蘑菇了。”近日,69岁的王女士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倾诉着自己的苦恼。
“医生,我特别想出去走走,运动一下,我在家闷得人都要长蘑菇了。”近日,69岁的王女士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倾诉着自己的苦恼。
原来,一年前王女士因查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接受了支架置入手术,手术顺利。原本是件好事,但王女士却因手术后不敢运动而心情郁闷,因为她是一名运动发烧友,尤其喜欢爬山、跑步等高强度运动。
经推荐,王女士来到了康复医学科。该科心肺康复组医生陈瑶在了解到患者诉求后,在针灸与神经调控理论体系指导下,为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开展心肺运动试验,进一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期间心血管内科与康复医学科紧密配合,结合患者心肺监测数据调整运动参数,在保障患者安全健康的同时根据结果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活动,为患者制定科学、安全、个体化的运动处方。现在,王女士已经恢复了登山及骑行等运动训练,高血压也得到了较好控制,整个人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知识小课堂
什么是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testing, CPET)是指在逐渐递增的运动负荷下,通过收集受试者呼出的气体并加以分析,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血压、心电图等一系列数据指标,综合评价心脏、肺、血液、骨骼肌、神经等器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储备能力。
具体方法是让患者骑上像自行车一样的功率车,在医生的控制下逐渐增加功率,使患者骑行的阻力越来越大。从而依据具体数据来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相比于静态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是通过呼吸实时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功率踏车技术,对患者进行综合实时的监测。心肺运动试验是目前公认的评估心肺功能及有氧运动能力的国际金标准。
哪些人适合做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不仅适合心肺等疾病的患者,而且适用于所有亚健康人群、正常人以及运动员。
1.筛查早期心脏病,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供依据;
2.鉴别呼吸困难和体力下降的原因,是受限于心血管系统抑或呼吸系统,将异常结果与用力不足、肥胖、焦虑及体弱区别开来;
3.心脏病人的心功能分级:评估严重程度,手术及药物、康复治疗效果及预后;指导职业、日常活动及体力劳动强度;例如心肌梗死后能否重回工作岗位、能否乘坐飞机、性活动等。
4.心肺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患者对自己运动无法把控的情况: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安全、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5.评价个体心肺健康水平,量化运动能力,评估运动能力受损程度,指导日常生活活动。
6.用于健康人的运动能力及运动风险的评估:特别是运动员、运动发烧友、高原作业等筛查心脑血管意外及猝死风险,如是否适合马拉松,戈壁挑战赛等。
7.外科手术及麻醉风险评估:评估围手术期危险,协助制定手术方案及监护级别等。
注意事项
1.检查当天应穿舒适透气的衣服,避免化纤类上衣,穿低跟鞋或运动鞋。
2.禁止空腹或饱餐状态。
3.检查前禁烟酒及刺激性饮料(浓茶、咖啡、碳酸饮料)2小时以上。
4.准备饮用水,检查后有时需补充适当的水分。
5.携带病历资料。
6.有感冒、发热等其他身体不适时,请提前告知医师。
【医生简介】
陈瑶
康复科住院总医师
临床方向:专注于重症康复领域,尤其在ICU后综合征 (PICS)综合康复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核心专长:危重症患者心肺功能评估与阶梯式康复治疗、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介入及呼吸肌功能重、基于多模态评估的神经重症康复方案制定、重症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预防体系构建。
来源:湖北省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