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链全景图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4 10:08 3

摘要:甘肃是自然奇观的博物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文旅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甘肃省围绕“文旅+”,深挖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未来

【产业图谱】2025年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链全景图谱(附产业布局、发展现状、重点企业等)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3-24 10:00

中商情报网讯:甘肃是自然奇观的博物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文旅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甘肃省围绕“文旅+”,深挖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未来,甘肃省将持续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目标,深化打造文化体验、自驾游、低空旅游、文旅康养、乡村旅游、研学旅游、酒店民宿等多元文旅产业链条带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强劲

甘肃省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推动“文化+旅游”“旅游+”“+旅游”等模式创新,加速推进重点文旅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文旅产品体系日渐丰富、产业链条持续健全,业态动能不断增强。2024年甘肃接待游客4.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3450亿元,同比增长25%。人均旅游花费764元,同比增长8%。

(二)文旅衍生产品日渐丰富

甘肃省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农的“甘味”推广新路径,2024年,成功发布推介了东湾驴肉、临泽小枣、兰州牛肉面、软儿梨、三炮台、花牛苹果等涵盖旅游休闲食品旅游方便食品、旅游茶品类、甘味有礼农特产品类等4大类20种“甘味”旅游产品。此外,甘肃省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传统工艺,加快推进特色文创旅游商品开发,现有文创企业288家、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121家,涵盖生活家居、服饰配饰、学习用品、创意玩具、文创美食、出版类、复制类、非遗产品等8大类1752种系列产品。其中,以“铜奔马”为主题的“神马来了”IP系列文创产品,在淘宝甘肃省博物馆旗舰店月销量超过1.5万件。

(三)文旅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甘肃省坚持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形象为统领,大力推介丝绸之路、世界石窟长廊、千里河西走廊、华人寻根圣地等系列高品质旅游产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开展系列品牌活动和文旅主题营销推广活动,不断打响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7年甘肃被《独孤星球》评选为亚洲十大最佳旅游地,2018年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2020年被《中国国家旅游》评选为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自驾旅游目的地。

二、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一)产业布局

甘肃文化旅游产业构建“一个龙头、两大枢纽、四区集聚、四带拓展”发展格局。

一个龙头引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世界旅游城市

两大文化旅游国际枢纽站:兰州中国西北文化旅游集散地和中国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站、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

四大文化旅游经济区:以敦煌为核心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产业聚区、以兰州为核心的“中国黄河之都”都市文旅产业集聚区、以天水为核心的陇东南始祖文化旅游经济区、绚丽民族风特色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区

四个文化旅游示范带:以“交响丝路”为品牌IP的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带、以“锦绣黄河”为品牌IP的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带、以“壮美长城”为品牌IP的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带、以“追梦长征”为品牌IP的红色文化旅游带

(二甘肃丝路自驾游大环线多元文旅产业链条布局

甘肃丝路自驾游大环线多元文旅产业链条主要包括文化体验产业链、研学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产业链、文旅康养产业链、自驾游产业链。

三、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链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势环节包括文旅资源、文化体验、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文旅康养、研学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游、低空旅游、酒店民宿为重点招商环节。

四、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链重点企业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链重点企业包括甘肃公航旅集团、甘肃城乡发展集团、甘肃文旅产业集团、甘肃建投文旅集团。

五、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重点围绕文化体验、自驾游、低空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文旅康养、酒店民宿等业态,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和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大力招引一批文化旅游景区综合开发、运营龙头企业。整体盘活、改造、提升存量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场馆)和涉旅“大数据”体系,推动传统文旅旅游景区、商圈及文旅配套设施等智慧化、数字化、多元化转型升级,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文化体验发展方向

大力引进一批大型文化演艺、主题娱乐、数字文旅、非遗传承与保护开发等文旅领军企业,投资、开发、运营文化、文物风景名胜区、特色休闲街区、主题公园等,打造系列旅游演艺、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沉浸式互动演艺等业态,延长文旅体验产业链条,深化文旅消费体验。

(二)自驾游发展方向

面向专项旅游和高端定制游需求,积极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积极引进一批露营基地、房车公园等投资运营企业,推进建设一批国家级自驾游目的地和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推广打造甘肃丝路特色自驾游线路,构建全省覆盖、全文旅业态融合的自驾游产业链。

(三)低空旅游发展方向

依托甘肃省特色地形地貌、风景形态和文化传统,大力引进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通用航空企业,重点围绕知名旅游景区建设一批低空飞行基地,差异化开发低空生态观光、低空文化体验、低空飞行运动、低空飞行表演、航空研学教育等吸引力强、体验度高的低空旅游项目,探索培育一批低空旅游精品航线,打造独具特色的甘肃低空旅游网。积极引进一批航空运动俱乐部和体育赛事活动策划公司,合力举办全国轻型飞机锦标赛、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等系列低空赛事活动,打响甘肃低空旅游品牌。

(四研学旅游发展方向

依托全省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航天文化、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类型和研学场景,积极引进一批高质量的研学教育、自然教育、素质拓展机构,建设一批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打造甘肃省研学旅游产业新高地。

(五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依托核心都市圈旺盛的城市周边旅游需求和大景区客流带动,大力引进一批乡村旅游投资运营企业以及乡村创客、乡村设计师等新兴群体,积极推广美丽乡村、乡村+非遗、民俗+演艺、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艺术研学创意乡村等发展模式,推进全省乡村旅游产业链精细化、品质化、定制化、体验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六)文旅康养发展方向

围绕文旅康养业态千亿级发展目标,大力挖掘康养旅游优势,持续加强与国内知名文旅康养企业合作,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一批文旅康养小镇、文旅康养度假区、文旅康养基地(中心)以及文旅康养综合体等康养项目,重点发展生态康养、中(藏)医药康养、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康养、温泉调理康养等业态,整体提升文化旅游康养业态附加值。

(七)酒店民宿发展方向

围绕城市枢纽集散中心和文旅景区配套服务需求,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民宿品牌,开发建设一批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精品酒店、连锁酒店以及轻奢、特色民宿等高端酒店民宿产品,全面提升旅游住宿配套水平。

更多资料请联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基于中商产业研究院研究编制的《甘肃省产业链招商图谱》《甘肃省资源招商图谱》《甘肃省基金招商图谱》《甘肃产业平台招商图谱》《甘肃未来产业图谱》,中商产业研究院可以为各级地方政府、管委会、园区提供精准产业定位、产业链图谱编制、产业招商指引(指南)、产业招商策略路径制定、目标企业“一企一策”研究、招商项目评估、产业招商培训、产业招商推介会及委托招商服务等;为企业提供甘肃产业链全景图、甘肃产业布局图、甘肃产业投融资指引、企业落户甘肃选址指引等。

来源:中商情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