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纯收益超3万!这7种套种模式正在推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4 11:05 4

摘要:间作套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用好套种技术,亩纯收益会甚至可超过30000元。

间作套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用好套种技术,亩纯收益会甚至可超过30000元。

这不,民间流传的经验,构成了一段“三字经”:

高配矮,深配浅(空间搭配):如玉米(高秆)套种南瓜(矮蔓),胡萝卜(深根)配大蒜(浅根)。

早套晚,长套短(时间衔接):如早熟辣椒套种晚熟丝瓜,芋头(长周期)套甜瓜(短周期)。

驱害虫,固氮肥,遮强光(生态互助):大蒜驱虫、豆类固氮、瓜类遮荫。

避相克,轮换茬,因地宜(避害原则):如番茄与马铃薯(共生病害)、瓜类与向日葵(争夺养分)不宜套种。

下面7种套种模式,它们都用了“三字经”哪些原则呢?

1、西瓜玉米套种,亩产值13500元

早春西瓜于12月底至翌年1月初温棚育嫁接苗,元宵节前后移栽定植大田,4月上旬进入开花坐果期,抢5月1日前后上市。

粮饲通用玉米于4月上旬播种,定植后1个月内是以长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玉米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正值西瓜收获期,于8月中下旬采收玉米,玉米与西瓜的共生期为1个月。

西瓜种植行距4 m,株距1 m,株行距大,容易套种玉米,于西瓜坐瓜稳定后进行套种,距离西瓜收获有1个月时间,共生时间短,西瓜产量不受影响。

西瓜以当地当家品种花麒麟、甜王为主,西瓜667 ㎡产量在3 058 kg,按4元/kg计算,667 ㎡产值12 000元;玉米选择正大619、桂单1125、迪卡007、迪卡008等品种,5月初西瓜采收后,玉米进入生长期,成熟期100 天左右,8月中旬即可收获。此时玉米管理已不受西瓜种植的影响,玉米667 ㎡产量350 kg,收入约1 500元。

→亩产值13500元,已推广2533h㎡!这个高效栽培模式,投入少又好管理!

2、番茄套生菜,亩增收5000元

单垄栽培由于行距大,两侧的空地较大,可在番茄生长前期,适当利用两侧的空地加种1茬小棵菜,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农户的收益。

冀中地区推广人员通过试验探索,在单垄栽培基础上,套种1茬生菜类蔬菜,形成1行番茄1行生菜栽培模式。生菜生长速度快,易于管理,一般定植后40 d即可采收,无需额外的肥水投入,也不影响番茄的生长。

单垄栽培,减轻了日光温室番茄病虫害的发生,对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单垄栽培一般垄间距90~110 cm,行距大,通风透光性好,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因此病害发生相对较轻。

从实际种植效果来看,套种效果好于预期,既保留了单行起垄栽培的优点,又额外增加了1茬叶菜的收入,每667 ㎡普遍可增收3 500元左右,较好的年份可增收5 000元。

此外,单垄栽培条件下田间喷药时,有利于药物更全面的附着于植株上,药物的利用效果较好。

日光温室越冬番茄单垄套种生菜栽培模式,既可使番茄植株双侧通风透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同时套种1茬生菜,能增加1茬生菜的收入,起到了“1+1”的效果,值得推荐。在辣椒等其他作物栽培上,这种模式也可适当试用推广。

→亩增收5000元,单垄套种栽培模式,番茄、辣椒都适用!

3、蒲瓜套种丝瓜—水稻,净利润33 600元

丝瓜和蒲瓜是温州市民比较喜欢的两种蔬菜,一般在2~5月春淡期间售价较高,种植效益较好。

由于丝瓜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州地区越冬栽培前期其藤叶生长速度慢、生长量小。聪明的苍南菜农就在丝瓜封行前套种1茬蒲瓜,待3月气温回升,丝瓜进入旺长期后将蒲瓜拉秧腾出棚架空间供丝瓜生长,待露地丝瓜大量上市后,再将丝瓜拉秧种植水稻,形成了典型的大棚蒲瓜套种丝瓜—水稻粮经高效种植模式。

茬口安排

蒲瓜、丝瓜于11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

1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分批移栽定植至大棚,次年1月下旬2月上旬蒲瓜开始采收上市,3月下旬4月上旬拉秧;

2月下旬3月上旬丝瓜开始陆续采收上市,7月上旬拉秧并翻耕后种植水稻;

水稻于6月中下旬选择另外地块育秧,秧龄25~28 d,7月上中旬移栽,于10月底或11月上旬收割入仓。

一般每667 ㎡蒲瓜产量2 500 kg,产值12 000元;丝瓜产量5 000 kg,产值28 000元;水稻产量500 kg,产值1 600元;3茬合计每667 ㎡产值41 600元,扣除各类成本(农户自家不算工资)8 000元后,净利润33 600元。

→新模式!一年三种三收,亩产值41600元,现在就能用上!

4、甜椒套种丝瓜,亩纯收益1.16万~1.96万元

秋冬季和早春气温相对较低,该时期丝瓜植株生长速度慢,植株较小,因此在甜椒生长中期套种丝瓜对甜椒生产影响较小。

闽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配合设施栽培,利用该套种技术可促使丝瓜在2~3月结瓜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福建闽南地区回暖较快,可促进丝瓜植株快速生长,4~5月即可大量上市,可与露地丝瓜错峰上市。

茬口安排

秋冬季大棚甜椒播种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宜,12月至翌年3月采收,3月底4月初拉秧。

丝瓜10月底至11月播种,11月中旬至12月中下旬移栽,翌年2~7月采收。

设施大棚甜椒—丝瓜套种栽培模式中,甜椒平均每667 ㎡产量3 000~4 000 kg,收入约1.5万元。丝瓜平均每667 ㎡产量5 000 kg,其中2~4月产量约1 000 kg,按2~4月田头价4~8元/kg,5~7月田头价2~5元/kg计算,丝瓜产值1.2万~2.0万元。年产值2.7万~3.5万元/667 ㎡。

甜椒—丝瓜套种栽培模式每667 ㎡生产成本甜椒平均9 800元(大棚折旧2 000元,种子500元,农药500元,有机肥和复合肥一共2 000元,劳务4 000元,其他800元),丝瓜平均为5 600元(种子200元,农药300元,复合肥300元,劳务4 000元,其他800元)。扣除生产成本,平均每667 ㎡纯收益1.16万~1.96万元。

→甜椒+丝瓜套种栽培,可错峰上市,亩纯收益1.16万~1.96万元!

5、红爪姜—西瓜—浙贝母间套种,纯收益超3万元

该技术是在红爪姜种植地间作西瓜、套种浙贝母,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主要优势

一是有利于缓解山区耕地资源紧张的现状,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多作物增产;

二是可有效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减少人工成本;

三是可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有效改善土壤质量,调节土壤酸碱度,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四是可减少土壤中病虫害基数,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多样性,提供稳定的生态系统,减轻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是西瓜藤蔓既可为生姜生长遮荫,又可控草;

六是姜秸秆可作为浙贝母种植覆盖材料加以利用,实现废弃秸秆还田良性循环。

该技术在浙江省磐安县推广规模约200 h㎡,每667 ㎡总产值超4万元,纯收益超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茬口安排

红爪姜于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5月底6月初分批移栽定植。

7月底8月初采收西瓜,10月中下旬采收红爪姜。

浙贝母于10月下旬播种,5月上旬待浙贝母地上部分枯萎后选晴天采挖收获。

据测算,近3年每667 ㎡鲜姜平均产量2 610 kg,平均单价约7元/kg,产值18 270元,去除成本4 000元,净收益14 270元;西瓜平均产量2 915 kg,平均单价约2.5元/kg,产值约7 287元,去除成本1 200元,净收益6 087元;浙贝干品平均产量296 kg,平均单价60元/kg,产值17 760元,去除成本5 000元,净收益12 760元。

综上所述,该技术模式每667 ㎡总产值43 317元,扣除年土地租金1 000元和3茬成本10 200元,年纯收益32 117元。

→亩年纯收益32117元,用的就是这个栽培模式

6、露地玉米—丝瓜,南方高山区产值突破16 000元

玉米是粮食、饲料、鲜食果和工业原料兼用农作物,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丝瓜是葫芦科的一种攀缘性植物,以嫩幼果实供食用,属药食兼用、营养丰富的保健瓜菜,是夏秋市场两个时节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丝瓜络是消费者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前景广阔。

福建省屏南县通过示范年内玉米—花椰菜、玉米—丝瓜等多作物复合种植新模式,有效控制了南方高山区农作物土传性病害的发生,健全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根据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依据玉米、丝瓜对温度、光照、热量条件的要求,结合市场供给结构,科学安排播种时间,以培育壮苗。

茬口安排

间套作的玉米佳播种期为3月20日至4月10日;

4月中下旬移植大田;

间套作的丝瓜播种期宜于3月上中旬在小拱棚或大棚保温育苗;

5月上中旬移植大田 。

经济效益方面,每667 ㎡种植玉米1 800~2 000株,产出2 000棒(产量突破1 000 kg),产值突破 5 000元;667 ㎡种植丝瓜300~320株,产量突破4 000 kg,产值突破16 000元。

→这个间套作新模式,亩产值可突破21000元

7、大棚甜瓜套种豇豆和毛豆,产值突破23000元

江苏省东台市总结出大棚甜瓜套种豇豆和毛豆高效栽培模式。

甜瓜、豇豆和毛豆均采用穴盘育苗,同时移栽进棚。6 m宽标准大棚,筑2畦,中间墒沟宽30 cm,每畦中间定植1行甜瓜,每棚定植2行,株距35~40 cm;墒沟两边各栽1行豇豆,保持行距1 m左右,株距20~25 cm,及时引蔓上棚;大棚两侧边上移栽2行毛豆,株行距30 cm×40 cm,每侧定植2行,每棚定植4行。

茬口安排

甜瓜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市场畅销的品种如玉菇、翠甜等,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1月下旬2月上旬定植,采用6膜覆盖栽培(3层大棚膜+2层小拱棚膜+1层地膜),双蔓整枝,每株选留1~2个瓜,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收;

豇豆选择优秀8号、超越、一路走红等品种,于1月中下旬播种,每穴2~3粒,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采收;

毛豆选择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如福气等,于1月中下旬播种,每穴播3粒,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采收。

本模式1年3茬,甜瓜每667 ㎡产值9 600元左右,豇豆每667 ㎡产值6 000元左右,毛豆每667 ㎡产值3 000元左右;合计每667 ㎡产值达23 388元。

→最高亩收入4.5万!11个“瓜+”栽培模式任你选!四季可用!

8、相生亦有相克,不宜混种套作的蔬菜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套种模式就充分利用了作物之间“高配矮、深配浅、早套晚、长套短、驱害虫、固氮肥、遮强光”的相生机制,它们为邻相互促进生长,但也有一些蔬菜种在一起会互相伤害,因此应“避相克,轮换茬,因地宜”。

1、西红柿与黄瓜

在实际生产中,黄瓜和西红柿虽是一高一矮,种在一个大棚内虽然在对光照的利用上是有利的,但带来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相克的黄瓜与西红柿

这两种蔬菜作物的根系都会分泌出抑制对方生长的物质,混栽在一个棚里对两种作物都有影响;

另外,两种蔬菜作物都容易滋生蚜虫为害,这会助长和加重虫害;

再者,两种蔬菜作物在棚内生长所需的温、湿度都不相同,而且黄瓜是浅根系作物,而西红柿是较深根系的作物,两者栽种在一起,不利于管理,影响生产产量也就不可避免了。

2、甘蓝与芥菜、芹菜

甘蓝如果和芥菜一起种植,两者会互相竞争生长,会造成两者生长不良,最终会影响各自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因此,无论是甘蓝与芥菜还是与芹菜种植,都要确保有一定的距离。

3、西兰花与生菜

西兰花与生菜对土壤所需养分基本一致,根系分泌物也相同,因此在生长的过程中两种蔬菜发生的病害以及病害产生的病菌也基本一致。所以两种蔬菜种在一起会加重各自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另外,西兰花还会对生菜的生长产生抑制,使生菜芽率下降,长势不强。

4、豌豆与葱蒜类蔬菜

葱蒜类蔬菜如果与豌豆种在一起,是会影响到豌豆正常生长的。因为葱蒜类蔬菜生长的过程中会释放出特殊物质,这种物质会抑制豌豆的生长,导致豌豆花少荚少。

如果在一起种植一定留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在3米以上为宜。

5、辣椒与豇豆角

辣椒在种植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炭疽病和立枯病等病害,这种病原菌也会诱发豆角病。尤其是辣椒炭疽病,容易造成豇豆角产生褐色斑点,影响到豆角的产量和品质。

蔬菜间的“相生相克”远远不止上面几种,不同种类蔬菜之间间作套种,都有一定的相生相克作用。所以,我们在安排生产时,必须要注意到这一问题,这既是科学种田的重要环节,也是作物实现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

温馨提醒:跟风种植有风险,请谨慎投资。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编辑:陈浩

审稿:鲁丹

信息来自农博士、河北科技报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来源:长江蔬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