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瞧瞧这事儿,3·15都快成流量黑市了!每年这时候,那些营销号比打假专业户还专业,专治各种缺德,就是缺德的他们自己。老话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现在倒好,明目张胆地把陈年旧闻翻出来当"今年新鲜出炉的黑榜",整得跟新闻联播似的,就差给你递个"权威认证"的牌子了。
瞧瞧这事儿,3·15都快成流量黑市了!每年这时候,那些营销号比打假专业户还专业,专治各种缺德,就是缺德的他们自己。老话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现在倒好,明目张胆地把陈年旧闻翻出来当"今年新鲜出炉的黑榜",整得跟新闻联播似的,就差给你递个"权威认证"的牌子了。
我跟你说,这帮人比假货还假。前脚在朋友圈发"震惊!今年3·15曝光名单泄露",后脚就等着收企业的"删帖费",或者给某些商家"上红榜"的保护费。你说这红榜哪来的?历届3·15晚会哪有红榜?分明是收钱榜!黑榜更是敲诈榜,跟绑匪似的,你不给钱我就把你挂出来,管你是不是冤枉的。
平台那帮算法工程师也得挨骂,就知道给"震惊""怒了""打脸"这些标题加鸡血,结果把真假信息搅和成一锅粥。你看看那些"网友整理""网传榜单",跟变戏法似的,说得跟真的一样。消费者呢?被整得跟韭菜似的,这也不敢买那也不敢信,最后还得自己掏钱请律师去告这些营销号——哎哟喂,律师费够买一车假货了!
最可气的是这些自媒体,跟黑公关穿一条裤子,收了这个企业的钱就黑另一个企业。你信不信?有家卖奶粉的找他们删黑榜,他们转身就给卖纸尿裤的写黑榜,就差在标题后面加句"本榜单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要我说啊,这些号该全平台封禁,账号后面那帮操盘手该进班房反省反省。
不过话说回来,企业也别总指望躺着中枪。该公开的生产标准、质检报告都摆出来,让消费者自己看个明白。现在都啥年代了,人家连扫个码都能查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你这儿遮遮掩掩的,不是给营销号留活路吗?消费者也长点心吧,看到"震惊""怒了"这类标题就当放屁,多查几个信源,别被情绪绑架了。
中央那文件说得好,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这帮搞假打假的该好好看看。真打假是治病救人,假打假就是趁火打劫。你看看那些职业索赔的,跟土匪似的,这要索赔那要赔偿,有的明明知道是假货还专门囤货索赔,这不是打假,是打劫!要我说,该把这些人拉出来示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假一罚十"。
现在这年头,连打假都成了产业链,你说邪门不邪门?前面有收徒卖课的"打假导师",后面有专门给企业删帖的"公关公司",中间还有给假货做托的"水军大军",整得跟黑社会似的。要我说啊,该来次"3·15特别行动",把这帮借打假之名行敲诈之实的宵小之辈一网打尽。
说句实在的,3·15就该是消费者的节日,不是某些人的摇钱树。那些营销号别以为穿上"打假"的马甲就能为所欲为,平台该严查,法律该严惩,消费者更得擦亮眼睛。别让3·15变成假打假的狂欢节,得让真打假的真刀真枪见血,别再让韭菜们在迷雾里找真相了!
#深度好文计划#
来源:长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