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探索建立了“全要素融入、全技术赋能、全阵线育人”网络育人新模式,不断提高网络思政育人实效。
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探索建立了“全要素融入、全技术赋能、全阵线育人”网络育人新模式,不断提高网络思政育人实效。
全要素融入,打造网络思政工作“新生态”。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成立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网络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的协同联动机制与一体化工作新格局。二是健全机制保障,完善支撑体系。建立考核机制,将网络育人实效纳入考核指标;建立激励机制,出台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办法;建立培育机制,对网络平台、名师、课题等给予支持。三是创作网络精品,优化供需对接。实施网络正能量精品工程,打造精品内容、栏目和活动。连续10年举办校园网络文化节,培育了一大批正能量作品。四是构建融合矩阵,提高育人触达率。建立包括“两微、政务号、视频号、国际新媒体”在内的全媒体融合矩阵,实现网媒、掌媒、视媒、纸媒立体化融合。
全技术赋能,开辟网络育人应用“新场景”。一是夯实数据基座,实现大数据一体化集成。学校建成全国首个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并在百余所高校推广使用。平台对涉及学生思政工作的海量数据做到应采尽采、能汇即汇,实现一次采集、一库管理、多方使用、即调即用。二是开发智能应用,实现线上“一站式”服务。建成智慧学工平台,集成33个应用、340余项功能,覆盖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和管理等全场景应用,实现PC端、小程序、公众号“三网合一”,将校园管理服务信息化融入网络思政育人场域。三是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学生精准画像。构建精准化算法模型,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画像”。同时,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向主管部门报送高质量咨询报告和舆情专报,切实发挥思政智库作用。四是建立成果评价系统,实现网络文化成果可量化评价。受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委托筹建的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在网络文化成果评价及推广运用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全阵线育人,探索网络队伍建设“新模式”。一是思政队伍添动力。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向网络延伸,思政队伍通过开设网络专栏、指导学生创作网络作品、参与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开展网络育人业务团队学习等,网络育人能力不断提升。二是专业教师促效力。实施网络名师工作室培育支持计划,鼓励支持教师“联网上线”开展育人工作。目前已建成一支包括高层次人才、教学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在内的“网络名师”队伍。三是学生骨干激活力。注重培养优秀学生骨干创作网络作品、开展网络活动、传播网络文明,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向同行,学生团队网络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四是前瞻研究增实力。发挥学科优势,着眼信息前沿技术对网络意识形态和学生的影响,依托科研团队,基于前沿交叉学科开展网络思政前瞻性研究,赋能提升队伍建设成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