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行丨陕西省气象局联合举办2025年世界气象日科普开放日活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15:23 3

摘要:2025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了更好的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广大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更多的了解气象工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气象科普教育馆在世界气象日当天面向

2025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了更好的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广大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更多的了解气象工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气象科普教育馆在世界气象日当天面向公众开放。

为了拓展陕西青少年科普宣传站小志愿者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校外实践活动,怀着对探索气象科学的奥秘,学习气象科普知识的热情,陕西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秦科普联合陕西省气象局开展“气象局里观风云,变身小小减灾官”特色科普主题实践活动。3月23日,陕西省气象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嘉宾,小志愿者和带队老师一行70余名,来到省局参观。活动由全国百优“金牌主播”,全国优秀科普讲解人员,“全国优秀科普使者”,全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陕西优秀科普使者”,陕西省科协、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陕西科普“薪火计划”项目特邀科普教育专家组成员,并入选《陕西科普•薪火计划科普资源汇编白皮书》中,气象科学与科普领域,唯一一位气象科学与科普的专家,陕西青少年科普宣传站、陕西青少儿科创教育联盟科普教育专家顾问,西咸新区泾河第一中学校外辅导员,中共陕西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授予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暑期爱心托管班“最美志愿者”,2023年 “ 典 赞 • 科普三秦 ” 年度有影响⼒的⼗⼤科普⼈物,西安市科普讲师团专家讲师,西安市教育局特聘专家、担任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科学副校长,陕西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陕西省气象局资深气象主播张静老师担任接待解说。

伊始,在陕西省气象科普教育馆,张静老师用常见的天气现象,告诉小志愿者什么是气象,引出世界气象日的来历和202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一群稚气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小志愿者争先恐后的向张静老师提问,而我们的张静老师也是淡定自若的应答每一位小气象迷的发问,一场奇妙的“气象历史、文化、科普之旅”就此拉开。

参观中,一件件气象仪器吸引了小志愿者的目光,他们从未接触过专业仪器,十分兴奋和好奇,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张静老师结合气象业务耐心的一一进行解答,普及智慧气象、天气与气候特征、防灾减灾等气象知识,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现场向小志愿者演示了遇到雷暴等极端天气如何自救的动作要领。尤其看到展柜里展出的陇县出土的人工增雨作业炮弹,华山气象人用过的那根扁担、那条麻袋,充满青春阳光、朝气蓬勃的脸,无不映射出小志愿者们对气象知识好奇与渴望的眼神。

参观后,张静老师带领小志愿者亲手制作风向标,作为最简单的气象观测道具,风向标是如何工作的呢?它所展示出来的数据又该如何解读呢?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风向标,小志愿者在动手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这些答案,在趣味、快乐的学习体验中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并为小志愿者颁发了“小小减灾官”的荣誉证书和气象日精美纪念品。

张静老师表示,“通过颁发荣誉证书,将进一步激发小志愿者学习气象知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同时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下了一颗探索气象科学的种子。”

参观完陕西省气象科普教育馆,张静老师带领小志愿者走进陕西省气象台,通过大屏幕,向小志愿者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并向小志愿者展示了卫星云图、 温度分布图等大气变化的预测手段,告诉小志愿者,“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雷达观测、探空观测、卫星观测是目前气象部门最主要的观测方式。天气预报需要通过地面观测、高空探测等手段,再对人工和雷达探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数据分析,然后由多名专家人工分析汇总,进行几轮会商之后确定预报信息,才能进行最终发布。”小志愿者仔细聆听着,直观感受气象现代化的成果,进一步揭开了气象“神秘面纱”。

特色科普主题实践活动结束,小志愿者贾雨琛表示:“我今天很开心参加了小志愿者实践活动,跟着气象主播张静老师学到了很多气象科普知识,体会到气象科技的魅力,感受到祖国气象科技力量的强大,我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小减灾官。”

据悉,陕西省气象科普教育馆多年来一直注重品牌打造和科学文化建设,有效开展科普宣传推广和科普作品产品创作创新,积极开发公众喜闻乐见的气象科普内容。不断加快科普信息化进程,继续从“线下”走到“线上”。借助融媒体,在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美篇等新媒体平台及时传递气象信息,让受众更便捷的了解天气,加强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起到的作用,同时,继续加强与省科协、秦科普、陕西青少年科普宣传站、西安教育传媒网,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西安小记者”在“科普使者”进校园、进场馆、进社区、进基层、进企业、进机关、进山区等科技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协同服务大众。以气象科普教育活动为主题,深化做好社会公众科普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职能,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增进社会公众对气象工作关注理解,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常识,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达到很好的科普教育作用。

(文/张静;摄像/王乾;摄影/张玉清、罗舒仪)

来源:西安教育传媒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