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气温蹭蹭往上涨,地里的小麦眼瞅着就返青拔节了!这时候浇水可是个技术活,浇早了怕冻苗,浇晚了怕旱死,咋整?今儿就给大家掏心窝子说说这“三要三不要”浇水秘诀,保准看完您心里有谱!
最近气温蹭蹭往上涨,地里的小麦眼瞅着就返青拔节了!这时候浇水可是个技术活,浇早了怕冻苗,浇晚了怕旱死,咋整?今儿就给大家掏心窝子说说这“三要三不要”浇水秘诀,保准看完您心里有谱!
1. 地裂得像龟壳的麦田
您要是看见地里土块一捏就碎,裂开的缝能塞手指头,赶紧抄起水管子!特别是年前没浇越冬水的晚播田,这时候缺水就像人渴得嗓子冒烟,分蘖少、穗头小,一亩地能少收百十斤粮。记住挑个连续大晴天,晌午头地温上来再浇,这时候小麦喝水最带劲儿!
2. 黄苗弱苗别心疼肥
去年冻害严重的地块,麦苗跟蔫豆芽似的,这时候可得下本钱!浇返青水时每亩撒上8-10斤尿素,再兑点磷酸二铵,就跟给娃喂奶粉似的,不出半月保准苗子窜高一截,弱苗田亩产愣是追上了壮苗田!
3. 听说要倒春寒?
天气预报说要降温?别慌!提前两三天浇个保命水,就跟给麦苗盖层棉被似的。去年豫东那场倒春寒,很多浇过水的麦田冻害轻了一半!不过千万浇完得等水渗干净,要不地表结冰更坏事。
1. 旺长麦田要憋着
地里麦子长得跟韭菜似的密实,叶片油绿发亮。这时候浇水就是火上浇油!农技站工作人员说,这样的田得憋到拔节期再浇,配合镇压器把苗子压矮三寸,比啥矮壮素都管用。
2. 黏土地看墒情
胶泥地浇完水三天都渗不下去的,可别犯傻!拿铁锨挖开看看,要是土能捏成泥条还不散,说明含水量超70%了。这时候浇水地温能降5℃,根都沤烂了!有人去年就是吃了这个亏,浇完水麦苗半个月没见长。
3. 盐碱地要小心
盐碱地浇水可是双刃剑,浇少了旱,浇多了返盐。农科院专家建议,这类地最好用喷灌,既能节水30%,又能防止盐分上泛。去年滨州的盐碱示范田,靠这招亩产破了千斤。
1. 看天浇水学问大
清晨地温低,傍晚易结霜,要浇就赶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碰上连阴天?宁可旱着也别浇,麦苗这时候最怕"冷水浇头"。沙土地得学"少食多餐",每次浇40方够用就成。
2. 壮苗弱苗区别待
弱苗要"吃饱喝足":返青水浇透,肥料跟紧。壮苗得"饿着练筋骨":推迟到拔节再浇,配合深松25厘米,根扎得深才抗倒伏。您看豫北那些高产田,都是这么控出来的!
3. 浇完别甩手不管
浇前拿镇压器把地压实,能省两成水;浇完地皮发白时浅锄2厘米,就跟给地面敷面膜似的,保墒又增温。要是地里有过纹枯病,千万先打药再浇水,不然病菌顺着水流满田窜。
记住这口诀:黄苗早浇长得欢,旺苗晚浇杆子硬,旱地抢浇保性命,黏土地慢浇不烂根。您家麦田属于哪种情况?赶紧对照看看!要是拿不准,欢迎评论区晒图,大家一起帮您支招!
来源:历史互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