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4日讯(记者 王璐通讯员 徐祖辉 杨正强)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4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徐祖辉 杨正强)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当日,湖南省“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长沙举行,活动通报2024年全省结核病防治最新进展:2024年湖南共报告结核病发病数37015例,发病率56.36/10万,较上年下降17.30%和16.84%,降幅全国第一。活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展示、志愿者手册发布及多维度防治成果呈现,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力争终结结核病流行。
“抗痨精灵”亮相会场,人工智能助力结核病防治提速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主办,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湖南省胸科医院)、长沙市卫生健康委、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承办。全省市级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定点医院负责人及志愿者代表共300余人参会,以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形式进行。
活动开幕式采用Deepseek技术开场,展现AI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前沿应用。其中湖南省胸科医院新引进的机器人“抗痨精灵”引起大家的围观。
“我咳嗽了,是肺结核吗?”
“咳嗽是肺结核的症状之一,但咳嗽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如果有持续的咳嗽、咳痰、胸痛症状,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哦。”
作为结核病宣教“志愿者”,“抗痨精灵”能精准解答结核病相关科普问题。“应用机器人志愿者辅助医护人员的工作,最大的益处就是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可在医院各个感染病房及科室进行宣教,未来将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还可进行发药及简单的照护工作。”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副所长、湖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梁军介绍。
除引进机器人志愿者外,湖南省胸科医院还积极探索应用结核筛查防治大模型,在短时间内对胸片进行自动判别。受检者完成胸片拍摄后,AI肺结核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5秒左右就能自动判别胸片、标识病灶、找出阳性病例并生成辅助诊断报告,阅片效率提高50倍,极大增强了医生工作效率,让更多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此次活动同时发布了《湖南省结核病百千万志愿者工作手册》,首演音诗画朗诵剧暨原创MV《梦想的呼吸》;解读《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并展播各市州宣传视频。此外,活动展示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医护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科普短视频《一梦念辛追》,通过医务人员穿越时空与辛追夫人对话,生动科普结核病知识。当天还召开结核病新技术培训班,就疫情报告处置、临床规范化诊疗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内容培训专业人员。
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全民参与氛围,推动科技与人文结合,提升防治成效。
湖南结核病防治数据亮眼,学生发病率首次低于10/10万
2024年,湖南省结核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报告发病数37015例,发病率56.36/10万,同比下降16.84%,降幅全国第一。耐药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上升6.99个百分点,成功治疗率提升10.55个百分点,年度治疗成功率超90%。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降至9.32/10万,首次低于10/10万,全年报告学生病例1347例,较上年下降14.48%,预防性治疗率上升65.71%。高疫情县区减少32个,低疫情县区增加10个。志愿者队伍从18支增至632支,人数从337人增至近2万人,服务时长从1626小时提升至23万小时。
湖南防治工作多方面发力。质量控制方面,整合疾控与监督力量,指导医疗机构落实防治职责,依托省级体系对14个市州开展全覆盖核查。方案体系完善,制定《湖南省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规范流程》等文件。无结核社区建设,在试点县采用DR人工智能阅片系统,提升诊断效率。人才培养创新,融合“大课堂”与名医下基层等“小课堂”,2024年培训1600余人。患者管理优化,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推行“一例一档”管理并免费供应二线药。校园防控通过新生筛查等措施筑牢防线,宣传动员联合社工、教育等多部门,凝聚群防群控合力。
科学防治“白色瘟疫”,耐药仍是防控难点
结核病,被称为“白色瘟疫”,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考古发现其病灶可追溯至7万年前,肺结核占85%以上。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介绍,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等,超两周应尽早就医排查。
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倩表示,普通肺结核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原则治疗6个月,治愈率超90%,但需规律服药,避免耐药。同时,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成年人日常保持通风、均衡饮食,高危场所佩戴口罩,老年人定期体检等均是预防的重要手段。
尽管湖南结核病防治成效显著,但耐药问题仍是难点。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防治部主任、主任医师徐祖辉指出,耐药患者占全省4%,耐药结核治疗周期长达18-24个月,新方案已缩短至6-9个月,成功率提升,但普及需时。专家呼吁关爱患者,助其坚持治疗,阻断传播。
下一步,湖南省将深入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聚焦“三个转型”:从被动发现转为主动干预,强化重点人群筛查和预防性治疗;从传统手段转为科技赋能,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从疾病治疗转为健康管理,落实患者全疗程、全周期健康服务,进一步减少结核病对群众健康的威胁。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