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宏大架构里,乡村医生宛如一颗颗明亮的星辰,照亮着农村地区医疗健康的广袤夜空。他们作为三级医疗网络的坚实根基,是离广大农村居民最近的健康 “守护者”,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等诸多重任,对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然而,长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宏大架构里,乡村医生宛如一颗颗明亮的星辰,照亮着农村地区医疗健康的广袤夜空。他们作为三级医疗网络的坚实根基,是离广大农村居民最近的健康 “守护者”,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等诸多重任,对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现实的重重困境如同荆棘,羁绊着乡村医生队伍的前行脚步,“青黄不接” 的严峻问题亟待解决。
艰苦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与相对有限的回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村卫生室往往设施简陋,医疗资源匮乏,村医们不仅要应对日常的疾病诊疗,还需肩负起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宣教等多项繁杂事务。但在收入方面,却难以匹配他们的付出,这导致许多老村医因生活压力无奈选择离开,而年轻的医学人才又因看不到发展前景,对村医岗位望而却步,使得乡村医生队伍陷入人才断档的危机之中。
在这一艰难的背景下,贵州省挺身而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决心,在全国率先开启了探索编制村医的创新征程,为破解乡村医生队伍的困局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曙光。
当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重视并推行编制村医政策,而贵州省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全省范围内,一场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的革新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大力推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贵州省在医共体内全面实施 “六统一” 管理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医生的职业身份和工作环境。
遵义市作为这场革新的急先锋,率先推行 “乡聘村用” 政策,全力推动村医纳入编制管理体系,力求做到应编尽编,为全省的革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习水县和播州区积极响应,分别精心调配出 210 个和 320 个事业编制,充实到村医队伍中。这一举措成效显著,仅这两个县招聘的有编村医数量,就超过了全市村医总数的十分之一,极大地提升了村医队伍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此外,贵州省高瞻远瞩,将目光聚焦在大学生编制村医政策的探索上。在贞丰、习水、凤冈、荔波、播州等县(区),这一政策已经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目前,已有 250 余名村医成功纳入编制体系,为基层医疗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国家实施医学类大学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的试点省份,贵州省已吸引了近 600 名大学生投身到村卫生室的工作中,他们扎根基层,用所学知识为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2023 年,“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进一步发力,面向社会提供了 1000 多个村卫生室工作岗位,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医学类大学生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基层医疗服务力量。
为了让乡村医生真正能够 “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贵州省从多个维度入手,精心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提升村医待遇的政策措施,让村医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和尊重,提升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在薪资待遇方面,贵州省卫健委在一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于服务常住人口约 1000 人的村医,若各项补助均能足额到位,其月均收入将不低于 4000 元,年收入可达 4.8 万元左右。这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已处于领先水平,为村医们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经济保障。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村医的薪资结构,贵州省通过多种渠道给予补助,全面提高村医收入。
定额补助稳步提升:自 2022 年 1 月起,乡村医生的财政定额补助标准大幅提升至每人每月不低于 500 元,每年至少可获得 6000 元的补助。这一举措直接增加了村医的基础收入,让他们在工作中有了更坚实的经济后盾。年终考核奖励激发动力:每年,贵州省都会组织对村医的全面考核。对于经年终考核合格的乡村医生,将按照年人均 1200 元的标准给予奖励。这不仅是对村医工作的一种认可,更是激发他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进取的重要动力。基药补助助力服务:对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的村医,每月给予人均 417 元的补助,每年共可领取 5004 元。这一补助政策确保了村医能够更好地为村民提供基本药物服务,保障村民的用药需求。公卫补助强化责任: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24 年,国家规定的公卫经费补助人均标准已提升至 94 元 / 人。村医承担其中 40% 的工作任务,所得人均经费为 37.6 元。这一补助政策促使村医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共卫生服务中,为农村居民的健康预防工作贡献力量。一般诊疗费合理补贴: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采取门诊总额预付的方式,按照服务区域内参合农民每人 10 - 15 元的标准向村卫生室支付一般诊疗费。这一措施既保障了村医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收入,也让村民能够享受到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此外,部分地区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省级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贵阳市为村医增设了年限补助,工作每满 1 年,每月增加 30 元工作年限补助,直至年满 60 岁。这一政策体现了对长期扎根基层村医的尊重和回馈,激励更多村医安心在农村地区长期工作。例如,一位工作了 20 年的村医,每月可多发 600 元;工作 30 年的村医,每月多发 900 元,以此类推。遵义市则通过实行员额制改革,让当地村医的收入有了显著提升。通过定额补助 + 基本服务补助 + 有关方面购买服务的公共卫生工作等多种方式,当地村医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 5000 元左右。在一些盈利情况良好的村卫生室,村医月收入甚至超过 15000 元。贵州省这种多渠道丰富村医收入的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值得广泛推广和学习。
目前,在贵州省的村卫生室中,坚守岗位的大多是中老年村医。他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对村民的深厚感情,默默奉献在基层医疗一线。甚至有不少村医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依然选择返聘,继续为村民服务。然而,他们的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贵州省卫健委高度重视,专门发布文件,要求各地按照省级标准,分类落实村医养老保障、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并确保各项补助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在一体化管理的推动下,贵州多地积极行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完善的养老政策,实现了养老保障在全省范围内的全面覆盖。
黔东南州的贴心举措:黔东南州各地以县为单位,参照城镇企业单位标准为村医缴纳养老保险。这一举措充分考虑到村医的职业特点和需求,让村医们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真正做到了安心工作、老有所养。目前,全州实现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应交尽交,为村医队伍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铜仁市的创新实践:铜仁市采取财政补贴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医生购买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经费主要从基层医疗机构的事业发展基金中解决,既减轻了村医的经济负担,又保障了他们的各项权益。对于年满 60 周岁在岗乡村医生办理退出手续或已经退出乡村医生岗位的,实行退养生活补助制度。这一制度让退休村医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感受到社会对他们多年奉献的认可和关怀。遵义市的全面保障:遵义市率先通过 “乡聘村用”,全面落实村医的社会保障。目前,遵义全市 4903 名在岗村医已实现社会保险参保全覆盖,其中包括了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遵义市在革新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和有效执行,为村医们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在守护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他们面临着人员流失严重、服务能力弱化、后续力量不足等诸多困境,这些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阻碍着村卫生室的发展和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然而,贵州省通过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在稳定现有村医待遇的同时,通过编制革新吸引了大量新生力量,持续解决村医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为乡村医生队伍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乡村医生待遇保障问题,始终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此前,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着重强调,要统筹解决乡村医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各地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明确提出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县域医共体内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县乡村一体化后,基层医生的编制、收入及养老问题将得到全面、系统的保障。
贵州省的成功实践,为全国基层医疗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医生队伍将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技能,为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筑牢坚实的防线,共同谱写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农村地区的医疗健康事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政策推动的浪潮下,贵州各地积极探索村医专业能力提升路径。不少地方定期组织村医到县级医院进修,县级医院的骨干医生会亲自带教,从常见病症诊断到复杂病情处理,为村医提供全方位指导。比如在遵义的一些乡村,村医小李原本对高血压并发症的判断不够准确,经过在县级医院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如今能熟练识别并及时转诊相关患者。而且,为了让村医接触最新医学知识,贵州省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各地开展巡回讲座。在一次安顺的讲座中,专家带来了关于糖尿病最新诊疗方案的内容,让当地村医拓宽了眼界,更新了知识储备。
改善村卫生室硬件条件也是贵州的重点工作。许多村卫生室迎来了大变样,原本破旧的房屋被翻新,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在毕节的一个偏远山村,新改造的村卫生室划分了诊断区、治疗区和药品储存区。同时,各类先进设备也陆续入驻村卫生室。像六盘水的部分村卫生室配备了远程诊疗设备,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和上级医院专家 “面对面” 交流,村医也能在专家指导下更好地诊断病情。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不仅提升了村医工作的积极性,也让村民看病更加便捷、放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基层医疗服务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尽管贵州省在村医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未来仍需不断优化政策细节,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的整体水平。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乡村医生这一群体将在守护农村居民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实现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胃肠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