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经常看这些年代的电视剧,里边都会提到北大荒,比如《年轮》应该是90年代初的电视剧,里边的孙悦扮演的妈妈,我很喜欢,可是很快孩子们长大了,她跟着也换掉了。里边就有北大荒的往事。
小时候经常看这些年代的电视剧,里边都会提到北大荒,比如《年轮》应该是90年代初的电视剧,里边的孙悦扮演的妈妈,我很喜欢,可是很快孩子们长大了,她跟着也换掉了。里边就有北大荒的往事。
包括后来还看了一些小说。这个记忆,可能是他们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往事之一了。
我们继续忆苦思甜,寻找过往的痕迹,去看看老照片里的北大荒。
画面中,几个年轻人正弯腰在麦田里除草,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地,远处的茅草屋像撒在原野上的几粒纽扣。
照片黑白色的,都是年轻的样子,笑着脸庞,我想象不到他们艰苦的生活,大概都有吃苦耐劳和期盼美好未来的精神和心情吧。
女孩弓着腰,手里攥着一把野草,头发被汗水贴在额头上。电视上演过,她们有可能在家是独生女,去北大荒前连锄头都没摸过。
第一天干活,她的手掌就磨起了血泡,可第二天照样第一个出工。坚持就是胜利:「把地种好,让北大荒长出粮食。」
照片有个戴草帽的小伙子,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浸成了深色地图。能扛起大麻袋,却最怕写信回家。你能想象他的软弱吗?因为他也会想家,他也是个父母的孩子。
他可能会躲在草垛后面哭了半夜,但是第二天照样哼着歌去开荒。说上看到的:「黑土地埋着咱的青春呢。」大概就是对他们的概况了。
空地停着一辆老式拖拉机,几个年轻人正围着它研究。台拖拉机是他们从废品站淘来的,零件坏了就自己修。知青戴着眼镜,捧着本《机械原理》边看边修,手上沾满了机油。
拖拉机修好了,他成了连队的「功臣」,犁开了上千亩荒地。
照片的背景里,几顶帐篷在风中摇晃。刚到北大荒时,有可能他们就住在这样的帐篷里。冬天零下三十度,帐篷里的洗脸水都能结冰。
知青半夜被冻醒,发现被子上结了层霜,日记本里记下这样的:「霜花真美,像北大荒给我们的勋章。」这样的日记成了知青们的「精神食粮」。
照片里的年轻人皮肤黝黑,衣服打着补丁,脸上却带着一股子劲儿 —— 那是明知苦却不低头的倔强,是把荒地变粮仓的底气。他们当年没想过当英雄,只是觉得脚下的土地需要人开垦,手里的锄头不能停。
如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照片里的年轻人也老了。这群年轻的孩子们头发白了,背驼了,往事还历历在目。
他们把青春种进了土里,却让后人尝到了丰收的滋味。这或许就是生命最朴实的意义:用一代人的汗水,换来千万人的温饱。
那些褪色的身影仿佛动了起来,继续在广阔的原野上开荒、播种。他们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却在大地上写下了最动人的诗篇 —— 那是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刻下的印记。
来源:灯塔小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