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关乎农民的生计,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3月21日,2025年惠城区春耕生产暨农业科技下乡现场会在惠城区芦洲镇岚星村举行,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关乎农民的生计,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3月21日,2025年惠城区春耕生产暨农业科技下乡现场会在惠城区芦洲镇岚星村举行,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惠城区今年计划春播春种面积19.67万亩,其中春播粮食种植面积9.22万亩。目前惠城区抢抓农时,以科技为引领、服务为支撑,全面掀起春耕备耕热潮。2025年惠城区农技中心引进50余个水稻、鲜食玉米、花生等优新品种,已向农户发放1.1万余斤种子。
今年,惠城区扎实推进春耕工作,强化耕地管理维护,合理调度用水,开展专业社会化服务,保障农资供应。同时,区农水局抓农资、护农田、治撂荒,多举措筑牢春耕 “保障网”,组织农技“轻骑兵”(特派员)开展精细指导服务,常赴生产一线,成立专业服务队,结合农技赋能,推广良种,筑牢春耕保障网,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春耕现场智能农机播撒生机,
芦洲特色玄脂米 “黑黄金” 铺就致富路
在芦洲镇岚星村标准农田上空,传来轰鸣的机械声,三台翻地机正编队作业,深褐色的泥土在晨光中翻涌,裹挟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插秧机正在进行田间演示,整齐的秧苗随机械臂摆动快速植入泥中。无人机掠过嫩绿的秧苗上空,银翼旋转间将微量元素肥料均匀播撒。
整齐的秧苗随机械臂摆动快速植入泥中。
另一侧的农机展示区,田垄间,戴着草帽的农户们三三两两交流着农事。岚星村种植户朱小明接受采访说:“今年我打算种450亩水稻,现在已经种了400亩地。今天现场会展示了很多新品种,有很多技术科普、金融政策推广,对我们农户帮助很大。”
“来到芦洲镇,就必须尝一下我们的特色玄脂米。”芦洲镇芦村村党支部副书记舒赢介绍,芦洲镇正着力推进示范种植特色功能稻玄脂米,包括黑米、紫米、红米等品种,种植面积达1000亩。其中,黑米收益较普通稻米更高,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芦洲镇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今年春耕时节,在芦洲镇党委的引领下,9个村联合开展玄脂米种植,种植面积是去年秋种的10倍,预计营收将近300万元。
黄土地里“淌金流银”,农民生活有滋有味。通过建设试验示范点,让先进农技成为农户“看得见、学得会”的活教材,带动全区栽培品种、种植技术和生产模式更新迭代。
近年来,在“米满仓”良种良法探索方面,惠城通过打造大面积单产提升辐射驱动片区。在马安镇马安村建立鲜食玉米良种良法示范点;在汝湖镇黄埔村建设水稻良种良法示范点,种植展示16个优新品种,配套“南晶香占”丝苗米核心区,树立品质标杆;在横沥镇矮陂村建设水稻良种良法示范点,试种8个抗逆高产新品种,探索粮食稳产新路径、新举措;在横沥镇洋圳村整村推进种植3个水稻高产优新品种1650亩,建立惠城区粮食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农技“轻骑兵”下沉一线,
科技赋能春耕生产
田埂边,农技“轻骑兵”服务队队员们围拢着农户讲解春耕注意事项及新技术应用,农技专家现场发放的《春耕实用技术手册》里,二维码链接着农技推广中心的官方公众号,农户们通过扫码即可获取更多实用信息和在线咨询服务。现场展示的玉米、花生、荔枝、早脆梨等新型种植苗吸引了众多农户的目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技术是丰收的“密钥”。记者了解到,今春,惠城区农技中心推出两大举措,以科技支撑助力春耕备耕。
优新品种免费送。惠城农技通过引进50余个水稻、鲜食玉米、花生等优新品种,向示范户发放1.1万余斤种子,涵盖抗病高产杂优稻、优质常规稻丝苗米、特色功能稻、节水抗旱稻、鲜食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食用木薯等特色品种。
2025年惠城区农技中心引进50余个水稻、鲜食玉米、花生等优新品种,已向农户发放1.1万余斤种子。
技术服务到田头。积极筹建试验区集成展示推广水稻、玉米、花生、食用木薯等优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同时,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全过程、全环节中组织农技“轻骑兵”(特派员)开展精细指导服务,常赴生产一线,面对面讲、手把手宣传新品种新技术,真正做到技术到人、良法到田,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指导是春耕生产的关键一环。”惠城区农水局种植业管理与农田建设股朱小丽说,区农水局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成立专业服务队,深入各镇村,为农户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服务。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求,专家们详细讲解播种时机、施肥技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要点,并现场解答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接下来,惠城区将重抓农业科技引领,赋能粮食增产增收。计划通过举办春种春管技术培训、春耕备耕现场会、开展线上线下指导等方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物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户咨询农技专家。
抓农资、护农田、治撂荒,
多举措筑牢春耕 “保障网”
今年,为保障农资供应,严守质量关卡,区农水局早做谋划,主动与农资供应商沟通协调,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按时足量到位。工作人员深入横沥镇等镇街农资市场,开展严格的质量检查行动,对假冒伪劣农资保持“零容忍”,全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让农民能够放心购买和使用农资。目前,全区农资储备充足,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远处的撂荒地改造现场,挖掘机正清理沟渠,新修的 U 型槽衬砌在阳光下泛着青光,为即将到来的灌溉季做好准备。
“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灌溉渠道、水闸、泵站等水利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全方位维修。”朱小丽说,通过清淤、加固、修缮等措施,确保春耕期间农田灌溉用水稳定。惠城强化农田管护,夯实水利基础,为春耕生产打造 “双保险”。
另外,该区积极开展撂荒耕地检查工作,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帮扶、流转托管等方式,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有效盘活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在汝湖镇仍西村开展“撂荒地机械化旱直播节水抗旱稻试验”,引荐食用木薯新品种在汝湖镇黄埔村、马安镇马安村试验种植。同时制定了《撂荒地复耕复种地力提升技术》宣传页,对撂荒地复耕复种社会化服务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鼓励“应种尽种、能种尽种”。
来源:惠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