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春耕备耕 “智慧工厂”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探访光山县罗陈乡的“智慧密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17:18 4

摘要:春耕时节,农事繁忙。3月21日,记者走进河南省光山县罗陈乡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现代化农业景象:高6米的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上,15层立体式育秧架整齐排列,机械臂精准播种,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一盘盘嫩绿的秧苗在数字化调

春耕时节,农事繁忙。3月21日,记者走进河南省光山县罗陈乡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现代化农业景象:高6米的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上,15层立体式育秧架整齐排列,机械臂精准播种,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一盘盘嫩绿的秧苗在数字化调控下茁壮成长。

“现在育秧就像工厂流水线作业,秧苗成活率超过95%,每亩还能省下100多元成本!”合作社理事长刘正礼自豪地介绍道。这座占地15亩的“农业工厂”,正以科技力量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智能化育秧:从“靠天吃饭”到“智慧掌控”

“过去露天育秧要看天吃饭,遇上倒春寒,整棚秧苗都可能冻坏。现在,我们实现了全流程智慧掌控。”技术员陈广凤轻点中控大屏,水肥一体化系统即刻启动,移动式育苗盘在轨道上匀速流转。通过物联网技术集成,这里构建起温度、湿度、光照智能调节系统,有效应对“倒春寒”等自然风险,秧苗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

科技赋能农业,带来了多重效益:立体化种植使土地利用率提升20倍,机械臂播种效率较人工提升30倍,育秧机器人流水线日均完成2.4万盘播种作业。信阳农林学院专家评价,这种“实验室+田间”融合模式,让每亩育秧成本再降30元,为粮食安全注入科技动能。

全链式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标注“订单编号”的成品秧苗区,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渐次铺展。合作社创新构建“耕、种、管、收、储、销”全链条服务,通过“六统一”模式整合资源,统一种植品种、农资采购、技术标准等六大环节,配套测土配肥、无人机植保等10余项“田保姆”服务,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覆盖率95%。

这种社会化服务模式产生了显著效益:带动3200余农户融入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15%,优质稻亩均增产10%。万吨粮仓、大米加工线、智能烘干机组构建的完整产业链,年带动就业170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

科技赋能的溢出效应持续显现。如今,这座“农业工厂”的辐射力不断延伸,万吨粮仓、大米加工线、烘干机组构成完整产业链,220台套智能农机实现95%全程机械化。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罗陈乡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农业生产方式。

正如刘正礼所说:“让科技扎根土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科技赋能农业,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未来,罗陈乡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南经济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