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网师《未来教师》共读活动的创新实践,印证了圣埃克苏佩里的教育哲学,其真正价值,不在于知识积累,更在于唤醒教育者内在的生长力量。当教师们开始自觉阅读、主动反思、坚持记录,教育的星火便已在无声处燎原。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新网师《未来教师》共读活动的创新实践,印证了圣埃克苏佩里的教育哲学,其真正价值,不在于知识积累,更在于唤醒教育者内在的生长力量。当教师们开始自觉阅读、主动反思、坚持记录,教育的星火便已在无声处燎原。
01
共读打卡:重燃学习热情
为帮助新加入职初教师课程的教师适应学习节奏,新网师今年首次开展经典书目共读活动,选定郝晓东老师的《未来教师》作为共读书目。3月6日晚八点,《未来教师》共读活动在简洁而庄重的结营典礼中圆满落幕。典礼上,三百余名教师因优质打卡、坚持精神与全心投入,荣获“优秀打卡奖”“犟龟精神奖”“优秀打卡义工”等称号。
许多教师在打卡中表示,此次共读让他们重新认识了新教育理念,重燃学习热情,并期望能像郝晓东老师那样与学生共读、共写、共成长。
杨翠霞老师坦言:“我现在已经把打卡当作我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因为要打卡,所以每天必须要阅读,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不热爱阅读的人,但是加入新网师后我看到好多老师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那么好,我也想改变自己,所以从第一天共读开始,我每天要求自己阅读,并从阅读中学会反思。”
岳雪老师写道:“我想重新找回当初那个热爱教育教学,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自我,执着追梦的我。所以,我要重新热爱教育,重新热爱学习!”
黎秀丽老师则立下目标:“未来我要率先成为阅读者,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同时坚持写作,与他们共同撰写随笔,互相督促打卡。”
02
讲师团队:专业引领指方向
为确保共读顺利开展,职初教师课程讲师佟化玮、薛丽娜、王荣平、徐晓彤进行了充分准备:
1月初,课程组召开选修说明会,确定共读时间。
2月4日,讲师与助教策划共读方案,筹备直播内容。
2月8日,王荣平老师发布《未来教师》共读计划,明确11次日更导读与4场直播安排。
2月18日,薛丽娜老师提供思维导图与导读问题导读资料,
2月19日,佟化玮老师补充完善导读手册。
四场专题直播获得广泛好评:佟化伟老师的渊博学识、薛丽娜老师的思维导图、王荣平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徐晓彤老师的家校共育策略,讲师们围绕着《未来教师》这本书,结合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学员呈现了多维度的专业解读。
03
助教团队:高效协作破难题
面对近2000名学员的庞大群体,我和陈玲玲、武群老师群策群力,积极应对共读中遇到的突发难题:
建立标准化入群流程,借助钉钉群文件、入群机器人等自动解答小组入群等问题。
单日处理近600条打卡,紧急协调贺慧玲、班泽文等老师完成首日点评。
将打卡时段从6个增至10个,形成“时段认领-精准点评-精选汇总-钉钉公示”标准化流程。
每日6:30同步推送微信、钉钉双平台导读资料,确保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位学员。
再次回顾刚刚结束的共读,看着微信上近千条沟通的信息,忙碌的场景再次浮现,其实共读中所遭遇的事情可不止这些,那些繁琐的、痛苦的、复杂的场景竟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过往,成为了留在心中那抹不去的充实回忆。
04
义工群体:热情奉献保质量
打卡点评群成为最活跃的阵地:
每日6个点评时段常被“秒抢”,最快纪录为任务发布9分钟满额。
“因为每天知道有点评任务,就随时关注着群里的信息,每天都要把所有新网师群里的信息都看一遍。”
“真的,有时候不关注都抢不到,大家都好积极。”
“确实是,还得抢。”
“所以,我先说下,明天我预定第一个。”
“那我必须要下手为强了。” ......
这专业交往的热情已经溢出了屏幕。
25C0249刘士肖老师表示:“其实只要能为新网师尽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就已经很开心了,不受在外的影响,因为在点评的同时也看到了不同的见解,这就是一种有用的收获。”
25C0737伍思意老师感慨:“是真的,不跟大家在一起,都不知道自己多浅薄!真是收获很大。”
面对AI生成、抄袭等不合格打卡,义工们坚守底线。正如义工老师们的坦言:我们牺牲休息时间认真点评,却遭遇敷衍对待,这种失落感难以言表——成年人的学习本该自我负责。
05
教育觉醒点燃思想之光
在此次共读活动中,职初课程老师们积极热情地参与打卡让人佩服,那些充满炽热地教育情怀的文字令人感动,每每浏览老师们的打卡,那颗被埋没的激情彷佛被重新点燃。
25C1025王心愿老师说,《未来教师》共读结束了,面对每天没有发布导读单的群聊,我心里竟然有些空落落的......就连我自己也没想到,今天的我会因为没有看阅读感到焦虑不安......此时此刻,我要为那个选择加入新网师的自己竖起大拇指,因为我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那就是“我要成长!我必须要改变!” ......是啊,觉醒,我的心脏又一次被击中,“砰砰”地在我的胸膛中跳动着,我不愿意做一个沉默的“npc”,做不了被命运选中的“英雄”,但是我可以选择这里上路,即使这条路充满泥土和荆棘。况且在新网师这个平台上,有同伴、有资源、有高人,在这里可以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进,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的翅膀上飞翔。
我每天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加油”,今天我也要对自己说一句“加油”。加油,坚持阅读,坚持写作,虽慢犹荣!
25C0523卢天佑老师说,在名师的导读和指引下,《未来教师》这本书在不知不觉中已全部阅读完成。但心中仍然依依不舍,对这本书似乎有一种情有独钟的亲切感。看到这本书,脑海里就涌现出“新网师”、“啃读”、“涌现”、“三专模式”、“尺码相同”等等词汇;眼前就立刻闪现出李镇西、郝晓东、佟化伟等等名师。研读此书,总感觉自己已经走上教师专业发展之道路,庆幸自己在迷茫中遇到新网师,为加入“新网师”而感到自豪。此书共读虽已完成,但对我个人而言,才是刚刚上路。
值得一提的是,郝晓东老师在3月15日的晚安新网师 (1535)中专门表扬了今年新加入新网师的王兴龙老师,他说: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今年加入新网师的王兴龙老师在会场加我微信,发来了他在阅读《未来教师》后写的阅读体会,竟然近4万字。
王老师为人谦虚又很幽默,勤于书写和阅读,他惊人的学习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想,我们或许都是教育路上的“犟龟”,虽无兔子的天赋,但只要保持“日日前行”的勇气,终将见证属于自己的狮王庆典。这或许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本质的真相:成长不在远方,而在每一个坚持阅读的清晨,每一次真诚书写的深夜,每一段与同仁对话的时光。
●教育界的“理想之约”:2025郑州高新,共话课堂新未来 | 新网师一周观察(279)
●凌晨三点,我带着5000余字讲稿奔赴乡村小学 | 新网师一周观察(278)
●新网师开学第一课背后的3个破局密码 | 新网师一周观察(280)
来源:新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