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革命正在彻底颠覆人们对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的定义。如果留意我们每天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分配,手机、电脑等传统产品,正一点点被提供多维交互体验的新时代智能载体取代。这背后是大厂们AI大模型能力的比拼,也是对下一个十年新终端入口的抢夺。2025年各家大厂AI新品竞相
AI革命正在彻底颠覆人们对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的定义。如果留意我们每天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分配,手机、电脑等传统产品,正一点点被提供多维交互体验的新时代智能载体取代。这背后是大厂们AI大模型能力的比拼,也是对下一个十年新终端入口的抢夺。2025年各家大厂AI新品竞相发布,足以改变用户习惯的爆款AI终端产品或已箭在弦上。
对于投资者来说,半导体、通信网络等智能硬件的底层技术突破会在何时来临?如何抓住AI时代新终端的产业周期机会?AI创造的新硬件需求空间到底有多大?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来自中欧科技战队的科技组研究员金旭炜,为大家详细解读AI时代的新终端投资机会。
AI如何重塑硬件定义逻辑? 多模态打造全新用户体验
过去,硬件创新往往是点状的,依赖于单一技术的突破,比如更快的处理器、更高清的屏幕、更多组合的摄像头。然而,随着AI技术的成熟,智能硬件产品的定义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迭代正在从“点状创新”转向“面状创新”——即通过AI多模态技术塑造场景化的用户体验。这种变化不仅加速了爆款产品的迭代频次,还催生了全新的应用场景和终端形态。
AI多模态实现了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在内的信息处理,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任务。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眼镜、智能音箱、玩具、TWS耳机等硬件设备中,极大地提升了这些产品的互动性和陪伴性,也拉长了用户的使用时间、扩充了体验场景。比如,未来的AI智能眼镜将不仅可以处理你的所见所想,还能通过叠加显示模块,让你对现实世界有“超越现实”的更深理解;智能音箱也不再只是一个音乐播放设备,它可以通过AI理解你的需求,成为家庭中的全天候陪伴助手;TWS耳机也不只是听歌的工具,它可以通过AI提供实时的信息推送和多语种翻译交互。
爆款配件的崛起: AI眼镜的产业机会
眼镜作为一种全天候佩戴的设备,天然具备成为AI时代智能终端的潜力。
一方面,作为人类交互的视觉焦点,眼镜包含的信息量和价值量最大,自带摄像头可以和人眼感知到相同的画面和视角;
另一方面,眼镜的用户基数大,并且有长时间佩戴的习惯,其可拓展性更强,通过叠加语音交互、光学显示等模块后,是更适合提供全天候陪伴的智能载体。
回顾智能眼镜的发展历程,从2012年Google Glass的首次尝试,到2019年微软Hololens2的推出,再到2023年Meta Rayban2的问世(新闻来源:经济观察报,2025/3/14;中国证券报,2025/2/26;新京报,2019/2/25),智能眼镜伴随移动通信和增量模组技术进步,其功能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播放音频、接打电话、录制视频等基础功能,逐步扩展到翻译、导航、观影、健康检测和办公等多功能的全天候智能助手。算力外置和AI赋能下,智能眼镜主体也与其计算单元在硬件上逐步解耦,使眼镜成为纯粹的交互入口;而AR/MR眼镜则是将“将数字世界融入现实世界”过渡至“实时运算现实世界”,给人提供一些超越目之所及之外的认知帮助。
不过,在真正成为一款全民爆款可穿戴设备之前,智能眼镜还需实现底层技术的突破——半导体、通信、显示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将决定AI终端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尤其是在AR/MR领域,光学技术的突破将是关键。AR眼镜的光学系统不仅决定了设备的重量和佩戴舒适度,还直接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光学方案是AR眼镜的核心环节,其重量占比超过50%,很大程度决定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佩戴时长;而光引擎与光学方案整体成本占比接近60%,决定其价格接受度。因此,光学技术的创新将成为AR眼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目前来看,全球AR眼镜的供应链在消费级领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过去AR眼镜的使用场景局限,目前全球产业链仍以初创公司为主,中国厂商在消费电子应用领域投入更积极。
AI新终端的投资逻辑:抓住产业周期更关键
对于投资者来说,AI终端的崛起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从硬件端来看,供应链的投资窗口期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
一是大厂刚推出新产品、市场对新功能的潜在用户群体预期不断上修的阶段;
二是产品经过迭代完善,形成一定销量基础,并且品牌大厂逐步形成软硬件生态圈,带动开发者和供应链加速迭代,拉动大量用户转换销量不断超预期的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成长空间和经营弹性最大,投资机会也最为明显。
以AR眼镜为例,未来10年,AR眼镜将经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迎来更大市场空间。到2027年,AR眼镜将形成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客户群体;到2030年,大厂将频繁推出新产品,争夺可穿戴设备的入口;到2035年,AR眼镜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可穿戴设备,日均佩戴时长超过4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光学技术的创新将成为关键,相关供应链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而随着AI终端的普及,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软件端的长期投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过去,硬件厂商主要依靠硬件销售获利,而在AI时代,软件、应用生态的重要性将大幅提升。比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带动了硬件销售,还催生了庞大的AI应用市场。同样,AI眼镜、智能手表等设备的普及,也将带来新的软件和服务需求。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来源:中欧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