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行动点亮希望,携手共抗结核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4 17:33 3

摘要: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宣传主题为“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结核病,增强防护意识,携手向“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迈进。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宣传主题为“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结核病,增强防护意识,携手向“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迈进。

一、认识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中80%是肺结核,其他部位(肝、肾、脑、肠、淋巴结等)也可继发感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将结核杆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

二、结核病的症状

典型症状:持续咳嗽、咳痰≥2 周,痰中带血或咯血,这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高度怀疑感染了肺结核,需及时就医检查。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午后或夜间症状加重,以及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胸痛等表现。

三、结核病易感人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老年人等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群,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建议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学生群体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相对集中,人员接触频繁,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新生入学、入托前以及教职员工,都应接受结核病筛查。

四、结核病的危害

得了肺结核若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结核菌可能会持续破坏肺部组织,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甚至可引发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同时,肺结核病程较长,特别是病原学阳性的病人有较大传播风险,容易传染给家人和同事。

五、预防结核病

早发现:咳嗽、咳痰超2周应及时就诊,进行痰检、胸部影像学检查。学生、老年人、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要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怀疑得了肺结核,务必及时前往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早治疗:对于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时要严格遵循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按医生的要求完成6-8个月治疗疗程,彻底治愈。不规范治疗极易导致结核菌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不仅治愈率降低,治疗费用大幅增加,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也更大。

防传播:肺结核患者在外出或与他人接触时,应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交谈,防止结核菌传播。日常居住的居室要每日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结核菌浓度。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

保护易感人群: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能够有效降低重症结核病的发生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搭配膳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发病风险较高的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建议开展预防性治疗。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结核病的守护者,携手努力,行动起来,为消除结核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结核病不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阴霾,共同迎接一个无结核的美好未来。

来源:健康高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