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妄想通过996致富?《纳瓦尔宝典》一句话点醒了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18:37 2

摘要:晚上十一点的写字楼里,李阳离开电脑屏幕揉着酸胀的眼眶,腰间和脖颈传来的疼痛,提醒他该站一会了。他拿起手机,提醒喝水和休息的闹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他关掉,似乎这个办法在他这一点都用不上。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工资银行卡发来的短信,他看着短信里在同龄人中还算领先的数字,手

晚上十一点的写字楼里,李阳离开电脑屏幕揉着酸胀的眼眶,腰间和脖颈传来的疼痛,提醒他该站一会了。他拿起手机,提醒喝水和休息的闹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他关掉,似乎这个办法在他这一点都用不上。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工资银行卡发来的短信,他看着短信里在同龄人中还算领先的数字,手指不受控制地抖动了一下,让他还没绽放开的笑容陡然凝固。这是他最近除了腰、颈、肩膀之外,新添的一个毛病,还没来得及去医院检查。

李阳是某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今年35岁,这是他连续第14天加班到这个点。他属于高位接盘的一批人,去掉房贷等各种支出后,他的可支配收入并不比十年前差多少,让他产生了一种生存的荒诞感。他来自农村,从小接受的是“吃苦耐劳”教育,奉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职业信条是努力工作等于升职加薪,进而财富自由。

他看着推送给自己的文章“曾妄想通过996致富?《纳瓦尔宝典》一句话点醒了我”,里面有一句话深深的撼动了自己的信念:赚钱跟工作的努力程度没什么必然关系

我们很多道理是从农业社会悟出并传下来的。在资本不占优势的社会体系,劳动的努力程度直接决定了产出。但是在现代经济中,工作的努力程度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每周在餐厅拼命工作80小时,也不可能发财。

数据显示:建筑工人日均工作时长13.6小时,快递员平均每月跑坏两双运动鞋,但他们的收入涨幅始终跑不赢M2增速。而那些在CBD喝着下午茶的投资人、在直播间轻松带货的网红、在海南收着房租的房东们,他们的劳动强度与财富积累速度呈现负相关。

这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或金融垄断的必然产物。当代社会“努力就能成功”已经成为毒鸡汤。当劳动回报率持续跌破资本回报率,劳动性收入永远追不上资产性收益。

深圳某电子厂,张师傅操作着日本进口的贴片机。这台价值300万的设备,每天创造的剩余价值相当于他三年工资。杭州某直播基地里,新晋网红小美对着镜头试穿第38套服装。她从事的已经算劳动强度相对较低的职业,但直播间的大部分利润会流向资本和平台方。成功学大师们热衷讲述的逆袭故事,刻意隐去了关键参数。当我们为"外卖小哥三年买房"的热搜感动时,没人追问那套房产的首付是否来自老家拆迁款。

某知识付费平台数据显示,购买"副业创富"课程的学员中,真正实现月入过万的不足3.7%。那些努力却沉默的大多数不会出现在宣传物料里,他们的失败经验被系统性地过滤和遮蔽。幸存者偏差制造的认知迷雾,让人们误将小概率事件当作普遍规律。

努力工作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不是富裕问题

赚钱或者致富的第一步是重构认知。要想获得财富,你就必须知道做什么、和谁一起做、什么时候做。与埋头苦干相比,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

越闷头忙碌的人,越难有出头之日。一个备感压力、案牍劳形、四处奔波、焦头烂额的人,是没有办法思考的。唯有悠闲地大脑才能产生伟大的创意

别再抱怨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路,比闷头狂奔更有意义

王琳是名95后,运营着北京某长租公寓。她在中介辛辛苦苦做了5年,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所得勉强略有剩余。当她疲累不堪的时候,一次海边休假打开了她的思路。她做起了二房东,从0到300,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运作型的转变。像王琳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历史是滚滚向前的,资本或者金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大,谁都挡不住。宏观来看,未来劳动回报率只会越来越低。所有“出售时间”、“出售体力”、“出售健康”的劳动,其收益都是明码标价,很容易看到上限。想要有所突破,需要重组生产要素,重构生产关系。

所有陷在"努力-贫穷”死循环里的人,是用身体的勤奋掩盖了头脑的懒惰。大多数时候,思考比动手更累,从这个角度来看,“懒得动脑”的人一点都不勤奋。

要打破这种循环,需要完成三个认知跃迁:

停止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识别不同生产要素的增值效率,将注意力从单纯的时间投入转向资源整合;掌握金融化生存技能,学会及时把劳动成果转化为可增殖的资本形态。

真正的破局者早已明白:在资本主导的游戏里,改变命运的关键不在于多熬几个夜,而在于能否跳出劳动竞赛的陷阱,在更高维度重构自己的生产要素。

李阳喝完水,看完了推送文章,做了两个扩胸运动,关闭了电脑。打开某新闻app,看到上面的邀答,“人老了什么最重要?”他第一次有了回答的冲动,手指敲下了一条答案:与老伴一口气上六楼。

来源:叫我胖虎大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