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比失业更可怕的危机来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19:54 3

摘要:3月接逝尾声,似乎失业、降薪的声音少了许多,或许有些人已经找到工作成功上岸,而还有些人在每轮面试中逐渐失去信心,开始躺平模式了。

3月接逝尾声,似乎失业、降薪的声音少了许多,或许有些人已经找到工作成功上岸,而还有些人在每轮面试中逐渐失去信心,开始躺平模式了。

但失业不是真正的可怕,最可怕的是失业之后产生的危机连锁反应,那才是最难熬的!

01 心气消沉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失业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头三个月还天天刷招聘软件,半年后连闹钟都懒得关。

这不是懒,是心里那根弦儿“嘎嘣”一声断了。

以前在公司能扛着PPT大战三百回合的人,现在对着空白文档发愣。

不是不会写,是找不着“非写不可”的理由了。

这种蔫吧劲儿比失业本身更可怕——它让人从“想找份工作”变成“找个地方躺着”。

对于这种“只想躺着”,啥事都提不起心气和精神头的,有几个自救土方:

1. 每天逼自己做件具体的事:给阳台绿植换土、把衣柜四季衣服调个位置

2. 逮着人就说人话:去社区活动室下棋、菜市场、跟摊主唠五块钱的汽水

3. 把特长拆碎了用:会Excel就帮邻居做收支表,爱做饭就拍“十分钟快手菜”

02 认知牢笼

我见过个大哥,制造业干了二十年,失业后非盯着同行业岗位找。其实他账算得贼溜,完全能转型做社区团购,可人家就觉得“除了拧螺丝啥也不会”。

这不是真不会,是脑子转不过弯。

人就像手机系统,太久不更新就容易卡顿。

总用十年前的经验琢磨现在的事,可不就跟拿算盘打网游似的?

更愁人的是,有些人在失业焦虑里越钻越深,天天刷“35岁危机”的帖子,把自己刷成焦虑综合症了。

03 思维陈旧

说到这个,我二叔特别典型的一个人。

国企下岗那会儿,非托关系找“稳定单位”,结果现在月薪三千看大门。

他家闺女搞直播带货,去年挣了他八年的工资,但我二叔至今都觉得“那不是正经工作”,就是喧哗取众。

很多人不是没机会,是放不下“上班才算工作”的执念。

非得要早上打卡、月底发薪、五险一金,才算工作。这套运行了三十年的程序突然崩溃了,有人愣是蹲在蓝屏的电脑前等重启。

04 前怕狼后怕虎的

“我要是有钱早创业了”“等我学会剪辑就拍视频”“孩子上初中了不敢折腾”...这些话听着熟不?

很多人不是败给现实,是败给脑子里那场自导自演的灾难片。

人做什么事情总是会先预想出坏结果,先把自己吓死。

其实那些干成事的人,刚开始也都是蒙的。

直播带货一哥李佳琦第一次对着手机的时候结结巴巴的话舌头都好像捋不直,卖熟食烧味的苏静两口子刚开始摆摊那两个月赔了八千。

区别就在于,有人边哆嗦边往前走,有人光顾着哆嗦了。

说实在的

现在哪有什么金饭碗?公务员都降薪了,大厂说裁就裁。

真正的铁饭碗,是走到哪儿都饿不死的本事。

失业这事就像发烧,烧退了才发现,有些病毒早就在身子里潜伏好久了。

2025年最狠的不是让你没工作,是逼着你承认——过去那套活法不灵了。

但话说回来,早醒的人总比装睡的有机会。

别把自个儿困在“失业”的标签里,去菜市场看看凌晨四点的批发商,去夜市瞅瞅支着三轮车的大学生,这世道饿不死肯伸手的人。

最后说句扎心的:现在哭惨的中年人,和当年笑别人下岗的,可能是同一拨人。

时代碾过来的时候从不打招呼,咱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活成“被碾过还没听见响”的人。

来源:中年年吐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