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学习先进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近日,开江县广福镇组织镇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部分机关干部,奔赴开州区巫山镇、竹溪镇、大德镇等地,针对电商服务、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套种、和美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多
搜狐新闻四川讯:为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学习先进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近日,开江县广福镇组织镇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部分机关干部,奔赴开州区巫山镇、竹溪镇、大德镇等地,针对电商服务、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套种、和美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多个关键主题展开深入调研。考察过程中,考察团通过实地观摩各个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与当地相关负责人开展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全方位、深层次地学习了各地在产业集约化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文旅融合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
在巫山镇杜家坝电商服务中心,考察团成员们直观地见证了“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成功落地。该中心灵活运用直播带货、线上平台销售等多种现代化营销手段,成功打破地域限制,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全国市场。同时,中心通过整合仓储、物流与品控体系,精心构建起“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模式,有效攻克了长期以来困扰农产品销售的“卖难”问题。巫山镇青菜头初加工厂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其凭借看似不起眼的“小加工”,成功撬动了“大产业”。加工厂通过清洗、腌制、包装等一系列精细工序,将原本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这一成功范例为广福镇在运用互联网整合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为探寻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考察团马不停蹄地深入竹溪镇大海村与白云村。在大海村,中药材套种示范基地采用的百部与柑橘套种的“林药共生”生态种植模式令人赞叹。该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上层柑橘树冠能够有效遮阴,为下层耐阴的百部生长营造出适宜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在白云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着力点,通过扎实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村庄环境实现了华丽蜕变。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整修村级道路,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完善排水系统,解决了雨天积水的困扰。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小微公园,并种植观赏性作物如桂花,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此外,白云村还通过积分制、设立公益岗等创新方式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大德镇则以“山间”民宿和“七彩仁和”农业园为核心,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当地巧妙利用闲置农房改造为精品民宿,结合本地独特文化推出农耕、手工艺等体验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七彩仁和”农业园更是整合观光农业、研学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构建起“农业+旅游+教育”多元业态。并且,大德镇借助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广泛传播乡村风情,进一步扩大了示范区的影响力。
此次考察学习,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广福镇考察团成员们的视野,更坚定了广福镇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下一步,广福镇将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巫山镇电商赋能、竹溪镇生态套种、大德镇农文旅融合等成功经验,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广福镇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致力于让广福镇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作者:田鹏(文/图)
编审:王龙兵
来源: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