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文章的前言我们知道,虽然看起来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即将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可这漫漫长路,除了需要技术方面的持续突破,恐怕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摆脱旧利益集团,对传统能源故步自封的层层庞大阻力。
第一代“人造太阳”
引领未来整个人类的发展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与能力?
今天,聽風樓系列节目《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来到了第六期:《能源革命》。
通过文章的前言我们知道,虽然看起来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即将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可这漫漫长路,除了需要技术方面的持续突破,恐怕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摆脱旧利益集团,对传统能源故步自封的层层庞大阻力。
毕竟,这可是旧势力们为了全面控制这个世界,精心谋划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新殖民计划,它们可并不希望有人随便打破传统能源控制的固有秩序。
为什么说控制了能源与大宗资源,就控制了这个世界?
这件事,还得从几十年前的一句名言说起。
上世纪70年代初,时任米国国务卿的犹太大佬基辛格,在米国家安全会议上说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这句话在这几十年被世界各国和新闻媒体大量引用后广泛传播而成为时代经典,然而,然而这句话,却是帝国及其资本财团们的最高行动纲领。经过米国最近几十年在全球的疯狂扩张掠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三类资源:石油、粮食和货币,它们差一点几乎全部都被它们捏到了手里。所以,基辛格这根本就不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话,而是他处于绝对权力与资本为王的双重高度,站在“上帝视角”发表的一个总结性概括。大家别看人家米国总统和政府每四年一换,可它们换的不过是代表米国权力象征的总统,在它背后的大财团犹撒们那可是“神”一样存在的根本不受总统轮替的任何影响,非常稳固的在一步一步按这句话的意思一直在这么做。为什么聴風樓用“差一点、几乎”这类词语呢?那是因为后来呀,奇葩一样存在的我们,带着一个由十四亿人组成的黄种人军团异军突起,粮食完全自给自足、大量需要能源的实体工业基本上又被我们收入囊中,最让它们气愤的是,我们同时还在货币领域另起炉灶搞什么人民币国际化。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我们的强势崛起完全打破了它们想这些东西控制整个世界的图谋。最可恨的是,现在,整个世界都有了第二个可以保持主权与尊严的选择。所以米国及其背后的资本财团们,对我们那是咬牙切齿恨得滴血。很自然我们就成为了帝国大财团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它们裹挟着米国,对我们发起了疯狂的围剿封锁和攻击,如果不是因为我们人多势众国大力强,资本们早就使唤美军把我们撕成了碎片。可是,它们经历了五届政府四个总统,各种方法几乎用了个遍,下三滥手段更是悉数尽出,甚至连犹太人的千年看家本领金融高利贷也无法撼动我们前进的步伐。打,又不敢打,玩,又玩不过;金融杠杆,撬也撬不垮;放毒,我们没啥事它们自己反而死了百多万;文化入侵潜默移化,中华文化树大根深,几乎免疫;放狗咬人,我们不但极端痛恨汉奸,大家又特别喜欢吃狗肉……怎么办?总不可能放弃霸权举手投降吧?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人家深度布局一两百年,有些人好不容易从千年流民混到帝国太上皇,绝不可能轻易放弃的。所以,还得回到基辛格说过的那句话里面,继续控制全球能源、粮食和货币。以它们目前的基础,根本就没有新开一局的本事,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不是混齐了几乎所有的实体工业制造的“神装”吗?我们不如人口众多需要天量的粮食吗?那么趁世界美元还在,进一步垄断实体工业急需的能源,十多亿人生活好了自然需要更多的粮食,然后资本再润物细无声的逐步渗透等,还是有点胜算的。所以我们在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之后发现,粮食,勉强能够自给自足;国际结算货币掣肘挺大,可以用多边货币互关和人民币国际化慢慢解决;可是能源问题,就成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哪怕是到了2025年的今天,全球能源消耗量的82%依然来自于化石能源,环境保护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对我们,对世界也是个大问题。姑且不论帝国及其资本对我们的能源封锁与抑制,况且我们地球上的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有限的,一旦耗尽之后,我们又人类靠什么活下去?所以,我们也必须学习一下美帝它们对能源控制的长远规划,既然在当今世界能源格局之中用无法与原来的国际能源巨头相提并论,那么我们就必须拿出一贯的杀手锏:利用后发优势弯道超车掌握新能源。我们市场足够大,人口足够多,工业体系也足够完备,老子何不重开一局?一定要跟在帝国后面跟风吃灰尘吗?我们跟着走米国的路,让它无路可走并不是人家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关键是学习那种利用霸权与资本控制主要原材料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开辟新赛道掌握革命性能源技术的钥匙。既然帝国及其余孽可以利用体系卡脖子让我们寸步难行,那么我们一旦在新能源革命中掌握了绝对的技术自成一系,将来我们也可以让它们无路可走。我们中国人爱和平不记仇,还有遇强则强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我们更善于记录当下总结经验奋发图强,只希望那些高利贷者和强盗们到时候不要太早投降。当然,。绝不是聽風樓在这里胡编乱造意气用事,我们的领导者们那些早就看透了其中的猫腻,很多年前就高瞻远瞩地安排好了一切。下面是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就:(公开资料完全可以查证)1.装机规模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5.2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达到一半(突破50%)。详情见下图:
2.全球占比突出:我国新能源装机约占全球的40%,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占全球的43%和42%。此外,我国在锂电、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均位居前列,例如光伏市占率高达90%,风电市占率约65%,储能市占率超85% 。(详情见下图:)
大家看到没有,我们中国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一起称得上事故的核安全风险,都是前苏联、米国和小日本整出来。
聽風樓从不乱吹牛说我们的核电站技术水平有多牛逼厉害,只不过我们对核安全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真的和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
大家了解完了上面这些令人胆战心惊的核裂变发电站事故之后,聽風樓再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国内外“人造太阳”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一下我们目前距离可控核聚变究竟还有多远?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全球范围内有50多个“人造太阳”项目,主要都是集中在核聚变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看来这或许真的是未来新能源的主要领域啊,都不约而同的朝这方面发起冲锋了。
以下是全球主要的一些大型“人造太阳”项目及其进展情况:
第一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简称ITER)。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位于法国南部的圣保罗莱迪朗斯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之一,旨在验证核聚变能源的工程可行性,探索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聽風樓说啊,这恐怕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太多限制的国际性科研项目了,参与的国家不但有我们中国、欧盟、印度、小本子、韩国和米国,还有被美西方严重制裁的俄毛。
ITER目前的土建工程已完成85%,首次等离子体放电所需的大部分系统及部件研制已完成80%。然而,由于受众所周知的国际局势影响,ITER的氘~氚聚变实验阶段已推迟至2039年。
聽風樓说实在话,像这种需要全球通力合作的大型科研项目,在目前这种大家各自为战而又相互不信任的大环境之下,估计我们的“人造太阳”开始发电了这玩意儿都还没有全部建设完成。
因为按照目前各国的工业水平,恐怕大家都在等我们给它制造各种合适的零部件,其他国家不过是捡便宜的家伙,估计我们也不会太把它当回事,有时间有条件还不如忙我们自己的。
这种明显有失平衡的国际性合作项目,简直就是“和尚多了反而没水喝”的鲜活样板,难怪都没啥限制,谁都可以参加。
第二个,我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中文名“东方超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科学岛”上,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负责建设和运行。
最新进展:2025年1月,EAST装置创下了“1亿摄氏度1000秒”的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
一亿度1000秒,差不多两分钟,目前在全世界坚持最久的才20秒,我们这水平,很明显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第三个,还是我们的中国环流三号(简称HL-3),位于四川成都,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负责建设和运行。
这玩意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公开资料说主要就是用来支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就是第一国际联合整的那个)装置的运行。
最新进展:2024年,这个装置实现了150万安培电流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装置运行参数和控制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大家自己想嘛,成都这儿的实现的是电流,我们安徽合肥那儿实现的是总体进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懂的都懂。
第四个,米国国家聚变设施(DIII-D)和国家点火设施(简称NIF),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由米国家能源部资助,由通用原子公司运营。
国家点火设施则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米国也有一主一从两座核聚变实验设施,看起来它们也是相当的重视,它们在死抓传统能源控制权的同时,也在重金押注新赛道啊。
功能设置:DIII-D是米国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NIF则是通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技术进行研究。
最新进展:NIF在2022年首次实现了“点火”,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了输入能量,但国家专家们认为距离商业化应用仍有不小的距离。
说真的,第一次看见“回头钱”了,也就是实验产生的能量第一次出现盈余,象征意义太大了。
第五个,德国Wendelstein 7-X仿星器装置。2015年10月建成,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复杂的仿星器核聚变装置,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德国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建造。
日耳曼人的研究总是别开生面,研究形式与方向与大家伙都不太一样,而且还入行那么早,希望有所成效。
最新进展:近年来,为验证仿星器作为聚变反应堆的可行的装置,在等离子体约束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第六个,小本子JT-60SA托卡马克装置。位于茨城县的小本子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内,由本子和欧盟共同合作建造和运行,也是ITER的先行项目。
看来小本子自身实力还是差点意思啊,还必须找一个帮手,国家太小没办法。
最新进展:JT-60SA是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该装置在等离子体控制和超导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七个,韩国KSTAR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位于韩国大田市,由韩国聚变能源研究所负责建设和运营。
最新进展:KSTAR在2020年实现了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20秒的纪录,近年来在等离子体约束和超导技术方面持续取得进展。
棒子这个才维持了20秒,感觉有点像韩棒子男人能够坚持的最长时间,没有主权的家伙,恐怕是人家美帝的白手套也说不定。
第八类,世界各国的私营聚变项目。
米国除了有上面提到的两处核聚变研究实验设施,还有以下几家私营企业也在自己干:
1.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CFS)技术路线:高温超导托卡马克;
2.Helion Energy。
技术路线:场反转位形;
3.TAE Technologies。
技术路线:先进磁约束;
4.General Fusion。
技术路线:磁化靶聚变;
5.Zap Energy。
技术路线:剪切流稳定的Z箍缩聚变装置。
我们中国也一样,除了合肥和成都两家国家级别的,也还有几家民营企业自己也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实验:
1.能量奇点。
技术路线: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
2.星环聚能。
技术路线:紧凑型球形托卡马克;
3.聚变新能。
技术路线:聚变﹣裂变混合堆。
曾经的日不落大阴也有两家私营企业:
1.Tokamak Energy。
技术路线:高温超导磁体的球形托卡马克;
2.First Light Fusion。
技术路线:惯性约束聚变。
加拿大有一家:
General Fusion。
技术路线:磁化靶聚变。
德国有一家:
Marvel Fusion。
技术路线:激光惯性约束。
小本子也有一家:
EnergyMatterConversionCorporation。
技术路线:高效、低成本的聚变反应堆技术。
除了上面这些,剩余的聽風樓就不再一一贴出来了。
另外,聽風樓特别要说一下加拿大这家通用聚变公司(General Fusion),看起来很像米国聚变公司的分公司,然而正是它,放话说它们在2030年初它们第一座聚变发电厂就可以实现发电!
牛逼吧?
加拿大人说最多五年就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
而强如我们这种全工业化的大国都不敢吹这种牛逼,段旭如委员只是说我们要2050年才能真正的完全实现。(见文首新闻截图:)
我们有关这方面最激进的正式新闻报道,是《新京报》2021年9月27日援引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的话,估计我们十年内(也就是2031年)开始示范性发电。最后的问题:究竟哪一家更有可能率先实现“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的实际应用呢?
根据DeepSeek的只能分析结果如下(蓝色斜体部分):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突破最为显著,尤其是EAST和HL-3装置的运行参数和控制水平已稳居世界前列。
此外,中国在超导磁体、材料技术、电源技术等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以及中国完备的工业能力,使其有望率先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成为未来新能源革命的引领者。
除了人工智能DeekSeek的全面综合分析,《参考消息》转载小本子媒体的报道说我们核聚变领域竞争力全球第一:(如下新闻截图)
从专利申请趋势可以看出,起步较晚的中国正在迅速赶超。中国不仅与日美欧等国家一同参与了国际核聚变实验堆项目,而且在以发电实证为目的的开发计划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理论上,1克燃料可产生相当于8吨石油的能量。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碳,只要停止燃料供应,反应就将停止。
再加上可作为燃料的重氢和氚能利用海水等生产,如果实现实用化,有可能彻底改变能源供应。
所以综合以上的所有分析,我们在2050年彻底打破米国及其资本财团的能源与大宗资源的封锁与围剿完全可以实现,并且这种被动的局面很可能在2031年之后,开始逐渐改变。
说真的,像这种几乎所有世界大国都动用资源硬拼的赛道,本身就已经说明未来新能源的重要性,而我们一路走来摸着鹰酱过河,学习米国的方法走米国的路,全面掌控了未来新能源革命的主导主动权后,其他国家包括米国只能从属于我们的技术和标准,除此之外它无路可走。
后记
收集了一大堆数据,对比了所有国家的条件,也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
接下来聽風樓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未来新能源可控核聚变领域,颠覆性的能源革命,比如:
1.电费更加便宜。
可控核聚变正式商用之后,一度电的成本或许会跌破0.001元!
聚变堆的能效比如今核电站裂变堆高出十倍之多,核聚变材料1公斤氘氚燃料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00万升汽油。(中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数据)
那个时候,可控核聚变堆将为全球毫无保留地输送近乎免费的电力。
2.核聚变原材料也便宜。
聚变氘氚反应核用到的燃料氘,广泛存在于海水中,而一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全部聚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的汽油,因此水中的氘可供人类用几百亿年之久。
氘氚反应的另一种燃料氚,可以由聚变中子与锂发生反应产生,而金属锂,也大量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
3.除了解决能源问题,可控核聚变技术也将推动其他行业的快速进步。
医疗方面,氘氚聚变产生的14MeV高能中子可精准杀灭癌细胞(误差0.1mm),早中期癌症恐怕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
室温超导,氘氚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还可以将石墨压缩成室温超导体,那时候超导材料随处可见;
聚变堆的极端环境催生新型材料,从耐亿度高温的钨铜合金,到能自我修复的智能涂层等等等等。
我们每打开一扇门,都在改写材料科学的边界,所以中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才敢可以不夸张地说:若可控的核聚变的愿望成真,我们地球将迎来一场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未来科技掌握在文明的手里,某些人的路也算是走到头了。
好了,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这里是【聽風樓】,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来源:聼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