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40届EAU年会于3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如约而至。作为欧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也是全球泌尿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汇聚了全球泌尿领域专家,畅谈肾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等多方学术前沿资讯,将为业界带来突破性研究数据与创新
前言
2025年第40届EAU年会于3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如约而至。作为欧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也是全球泌尿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汇聚了全球泌尿领域专家,畅谈肾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等多方学术前沿资讯,将为业界带来突破性研究数据与创新理念。
值此盛会之际,医脉通特别策划系列访谈栏目,邀请国内泌尿肿瘤领域权威专家,搭建国际前沿与本土经验的对话桥梁,以“中国视角”深度剖析研究亮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适应性的学术参考。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吴芃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车翔宇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永红教授,通过EMBARK研究对高危BCR标准的重新定义,探讨接受根治性治疗后患者管理的优化。
医脉通:目前临床中有多种高危BCR标准,请您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异同,以及不同标准对患者远期预后有何影响?吴芃教授
目前,我国CSCO和CUA前列腺癌指南对于高危BCR的定义与EAU指南相似,EAU指南标准为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PSADT ≤ 1年或根治性放疗后至生化复发时间 ≤ 18个月,或ISUP 4/5级[1-3]本次EAU大会中“EMBARK高危BCR标准”成为焦点,它指的是恩扎卢胺 ± ADT vs. ADT单药的EMBARK研究的患者纳入标准,即RP后PSA ≥ 1 ng/mL或初次RT后PSA较最低值升高≥ 2 ng/mL,且PSADT ≤ 9个月[4]。摘要A0605对比了采用EMBARK与EAU标准高危BCR发生率与累积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PCSM)[5]。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纳入了17,753例2003年 ~ 2021年间在斯德哥尔摩接受RP(n = 12,010)或RT(n = 5,743)的患者,并进行PSA随访。结果显示,RP后任何BCR、EAU标准高危BCR和EMBARK标准高危BCR的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5%(95% CI 24 ~ 26)、10%(95% CI 9 ~ 11)和4%(95% CI 3 ~ 4),RT后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0% (95% CI 19 ~ 22)、10% (95% CI 9 ~ 11)和10% (95% CI 9 ~ 11)。EAU标准下,自RP至高危BCR的中位时间为12.6(95% CI 5.8 ~ 25.7)个月,EMBARK标准下为11.8(95% CI 5.1 ~ 22.3)个月。类似地,EAU标准下自RT至高危BCR的中位时间为21.2(95% CI 11.3 ~ 45.9)个月,EMBARK标准下为23.4(95% CI 14.3 ~ 38.3)个月。RP后,任何BCR、EAU标准高危BCR和EMBARK标准高危BCR患者的10年累积PCSM为11%(95% CI 95% CI 9 ~ 13)、17%(95% CI 14 ~ 21)和30%(95% CI 24 ~ 37),RT后10年累积PCSM为39%(95% CI 35 ~ 44)、50%(95% CI 45 ~ 56)和49%(95% CI 42 ~ 55)。
可以看到,高危BCR的发生率根据所使用的标准和根治性治疗方式而有所不同,EMBARK标准是一种更为严格的高危BCR标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采用EMBARK标准时,RP后高危BCR患者10年累积PCSM更高,RT后10年累积PCSM与EAU标准的高危BCR患者一致。因此,EMBARK高危BCR标准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有望重新定义临床实践中的高危BCR标准。
医脉通:EMBARK标准对现行高危BCR标准提出了挑战,请您结合本次EAU大会进展谈一谈,EMBARK高危BCR标准对患者发生BCR后的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如何?车翔宇教授
EMBARK标准的预测价值在摘要A0819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这是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了765例接受根治后治疗后首次发生BCR且接受了PSMA-PET再分期的患者,将患者按EMBARK标准分为高危BCR与低危BCR两组,对比了两组患者的疾病状态[6]。结果显示,在EMBARK标准下,在所有发生BCR的患者中31%为高危BCR,69%患者为低危BCR。与低危BCR组相比,高危BCR组患者既往接受放疗的比例更高(13% vs. 3%,P
总体而言,在EMBARK标准下,与低危BCR患者相比,高危BCR患者PSMA-PET阳性率更高,淋巴结复发率更高,分子影像学远处转移率也更高,表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恩扎卢胺不仅为mHSPC、nmCRPC与mCRPC人群带来了新一代ARPI解决方案,更为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建立了预后更准确的EMBARK高危BCR标准,进一步推动了前列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
医脉通:EMBARK高危BCR标准筛选出了疾病状态更差、预后更差的患者,请您结合本次EAU大会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有何新进展。李永红教授
其实,EMBARK高危BCR标准的“创始人”——EMBARK研究已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EMBARK研究中位随访61个月的结果显示,无论是恩扎卢胺联合ADT的强化治疗方案,还是恩扎卢胺单药方案,与单纯ADT相比均能显著延长高危BCR患者MFS(恩扎卢胺联合 vs. ADT单药HR = 0.37,95% CI 0.25 ~ 0.57,P [8]。这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了2014年 ~ 2024年期间87例接受RP后符合EMBARK高危BCR标准的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四分位距61,71),中位PSA为2.13 ng/mL(四分位距1.44,3.43)。在术前PSMA影像学检查中,分别有55例(63.2%)、20例(23.0%)和12例(13.8%)患者表现出1、2或≥ 3个阳性病灶。分别有62例(71.3%)、10例(11.5%)和12例(13.8%)患者具有骨盆内、腹膜后或两个区域(骨盆 + 腹膜后)病灶。经过PSMA放射引导手术,85例(97.9%)患者的肿瘤组织被切除。阳性样本的中位数为2个(四分位距1,7)。44例(50.6%)患者达到完全生化缓解(cBR)。在cBR患者中,2年无BCR生存率为47.1%(95% CI 33.3 ~ 66.5),2年未接受进一步前列腺癌治疗率为72.2%(95% CI 58.8 ~ 88.7)。此外,7例(8.0%)患者出现严重合并症。
总体而言,在EMBARK标准下,部分高危BCR患者PSMA可见局部寡复发。对于这部分患者,PSMA放射引导手术也是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可以为患者带来cBR,有利于延缓复发和疾病进展。本研究在EMBARK标准的基础上,为高危BCR患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期待可以从EMBARK研究中挖掘出更多、更深的临床应用价值,让EMBARK研究不断开花,持续为前列腺癌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小 结
EMBARK研究的积极结果不仅丰富了高危BCR患者的治疗手段,还建立了新的高危BCR标准。通过EAU大会上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公布,EMBARK标准展现了其在高危BCR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的潜力。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实践探索,EMBARK高危BCR标准将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患者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和精准的管理指导,为全球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专家简介
吴芃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女性泌尿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文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师分会常委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委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European Urology审稿人
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专家简介
车翔宇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女性泌尿外科学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辽宁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辽宁省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专家简介
李永红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前列腺肿瘤病区主任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羊城好医生
中国抗癌协会前列腺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男科学组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常委、秘书
擅长前列腺癌外科手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
第一/通讯作者在European Urology、Cancer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Urology、Prostate、PCPD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被Campbell Urology、美国NCCN指南引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研究基金
参考文献:
[1] 魏强.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M]//黄健, 张旭.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4 版. 1 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4.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3] EAU-EANM-ESTRO-ESUR-ISUP-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2025[EB/OL]. [2025-03-23]. https://uroweb.org/guidelines/prostate-cancer.
[4] FREEDLAND S J, DE GIORGI U, GLEAVE M, et al. A phase 3 randomised study of enzalutamide plus leuprolide and enzalutamide monotherapy in high-risk non-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with rising PSA after local therapy: EMBARK study design[J/OL]. BMJ open, 2021, 11(8): e046588. DOI:10.1136/bmjopen-2020-046588.
[5] FALAGARIO U G, PELLEGRINO F, MARTINI A, et al. A0605 - Incidence of Embark and EAU-high-risk biochemical recurrence and prostate cancer mortality[J]. European Urology, 2025, 87: S4-S1792.
[6] DROGHETTI M, PIRELLI V, BIANCHI L, et al. A0819 - PSMA-PET imaging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with high-risk biochemical recurrence: implications from an “EMBARK-Like” cohort[J]. European Urology, 2025, 87: S4-S1792.
[7] DE GIORGI U, FREEDLAND S J, RANNIKKO A, et al. P151 - Enzalutamide (enza) with or without leuprolide in patients (pts) with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AU)-guideline-defined high-risk BioChemically Recurrent prostate cancer (BCR) follow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RP) or Radiation Therapy (RT): EMBARK post hoc analysis[J/OL]. Abstracts EAU24 - 39th Annual EAU Congress, 2024, 85: S213-S214. DOI:10.1016/S0302-2838(24)00232-X.
[8] FALKENBACH F, KNIPPER S, KARAKIEWICZ P I, et al. A0820 - PSMA-radioguided surgery in an EMBARK-lik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oligorecurrent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 delay of systemic treatment through surgery[J]. European Urology, 2025, 87: S4-S1792.
编辑:Nobody
审校:Kristen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